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中原人民曾經面對過許多次外族侵略。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匈奴。但是,匈奴被在漢朝的時候直接被打地分裂,其中一支匈奴直接逃跑到期了歐洲大陸,結果這支匈奴成了後來滅亡羅馬帝國的重要力量。

還有一個國家,在它國家力量強盛時期,差點成爲統一中國,它就是突厥汗國。可惜突厥汗國遇到了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隋唐。隋唐兩朝幾乎把突厥徹底滅亡。首先,突厥並不代表一個國家,突厥是指使用突厥語的各個民族。或者其在歷史上受突厥文化同化,或者被突厥統治了的其他民族。

這個帝國,曾經是中國鄰國當中最強大的蠻族國家。而土耳其就是這個帝國的一個分支。現在土耳其總是向國際舞臺上炫耀自己的祖先如何馳騁於歐亞大陸。但是在中國歷史上這個帝國的可汗卻曾經在唐朝皇帝的宴會上跳舞助興,儼然一副臣服於唐朝的一個少數民族部落首領的樣子。

最初,在隋朝時期突厥曾經一度想侵略中原,無奈當時的隋朝國力強盛。打的突厥丟盔棄甲,向隋朝俯首稱臣。後來,隋朝烽煙四起。突厥實力在幾年內有所發展。導致東突厥分裂出去,自己成爲了一個國家。

在加上隋末戰亂不斷,很多百姓紛紛爲了躲避戰亂,逃向了東突厥。這一時期,東突厥這時候人口突增。而東突厥直接把這些難民稍加訓練,就強迫他們加入入侵中原的大軍。

而唐朝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建國的。當時,因爲唐朝國力太弱,只能向東突厥俯首稱臣。在李世民和他的父親的共同努力下,唐朝順利同一了中國。
眼見一個強大而統一的中國即將崛起,突厥的頡利可汗決定不能錯失最後一次遏制唐朝的機會,突厥的頡利可汗就親率10萬大軍直接進攻長安。但是當時的李世民手裏面只有幾千人馬,李世民決定賭一把心理戰。
當時,李世民和6個騎兵一起,在渭水對岸大罵突厥的頡利可汗背信棄義,同時派遣士卒在唐軍後方揚起塵土。突厥的頡利可汗因爲擔心唐軍會有大部隊增員,竟然和李世民重新定下渭水之盟,大手一揮,退兵了。

李世民爲了永絕後患,大力發展唐朝軍隊實力。積極聯繫突厥的敵對國家,謀劃一起聯手打擊突厥的勢力。直到後來,突厥遭遇了天災。導致突厥很多的牛羊遭受損失,使得突厥戰鬥力一蹶不振。李世民看準時機,聯合突厥的敵對國家,直取突厥的頡利可汗大營,生擒了頡利可汗。

唐太宗以防後患,把頡利可汗直接安置在了長安城內,禁止他迴歸故土。所以才前文所說,突厥可汗在李世民酒宴上跳舞助興的事情了。
後來在唐朝中期,一直臣服於唐朝的突厥又開始作亂,試圖螳臂當車向大唐進攻。這一次,當時的唐朝掌權者武則天,直接派遣唐軍和突厥正面作戰。斬殺突厥大將於馬下。
自此,突厥再也沒有能力進攻中原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