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这不能抹杀他的功劳,有人说他运气太好了,走阴平小道,投机取巧,如果蜀汉帝国在阴平小道的出口依然保持诸葛亮配属的那支部队,那么邓艾的好运也就走到头了。邓艾带军颇有心得,面对诸葛亮去世之后,蜀汉帝国军事第一人姜维,双方打的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但是总体来说还是邓艾占的便宜。

困守成都的后主刘禅终于等来了他们宿命中的男人——终结者邓艾。这个来自新野的“乡巴佬”不仅终结了蜀汉帝国,随后还把自己全家老小的命都给终结了,让人感到讽刺的是被他终结的蜀汉帝国末代皇帝阿斗先生却悠哉悠哉的又活了N多年。


邓艾的人生巅峰就是偷渡阴平,最终迫降蜀汉。

但是大家千万不要以为邓艾人生只此一战,邓艾一生戎马生涯,还是颇有几分战绩的。

抛开事件,先说邓艾,原名邓范,新野一带的大族人氏,受过良好教育,家境殷实,连年战乱让他从小有着从军报国的人生理想,却时时不尽人意。

曹操攻荆州,他带着母亲随曹操北上,至汝南作为官方名册下的农民,现在来说就是和北大荒集团下面的农民一样,只不过退休有退休金的那种。


由于识字,被举荐为典农都尉学士,也就是个管稻草的一个小官。就这样二十年,无论升什么官,他都是一个管稻草的。二十年后的一天,遇到曹老板的总经理司马懿,司马懿欣赏他,他人生转折了。然后,让他管更多的粮草。

当然了,

他是文官,肯定有突出政治主张的

。各种利民工程,也保证了魏国百姓,军队的温饱,时不时送粮去还能给主将出点建议,隔空和蜀国大将姜维交交手,略有手段。但是他还是想从军啊,都种地管粮几十年也磨灭不了他心中的志向。

蜀国常年北伐,司马昭为大将军是任命邓艾为安西将军。不容易啊,黄泥巴埋到腰了终于从军了。邓艾带军颇有心得,面对诸葛亮去世之后,蜀汉帝国军事第一人姜维,双方打的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但是总体来说还是邓艾占的便宜。


出色的军事能力,让邓艾进入了司马昭的视线,成为司马氏极为器重的武力支柱。

在这次灭蜀之战中,邓艾和钟会搭伙,一个踹门,一个跳窗,成功的打进了汉中,这是曹魏帝国利国以来,N多年没有达成过的成就了。

不仅如此,就在三军统帅钟会被姜维绊住的时候,他发现一条鸟都不拉屎的阴平道,带领两千人马绕过姜维,直接插进蜀国的都城成都,

这招直捣黄龙让他名声大噪,也结束了蜀国的历史。

只可惜此人功高盖主,又不知收敛,这使得他人生的最高点,距离他的人生终点仅一步之遥。

当他登上人生最高点的时候,再迈一步,却发现身前已是万丈悬崖,最终邓艾带着他的儿子邓忠被卸磨杀驴,成为了曹魏帝国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但是这不能抹杀他的功劳,有人说他运气太好了,走阴平小道,投机取巧,如果蜀汉帝国在阴平小道的出口依然保持诸葛亮配属的那支部队,那么邓艾的好运也就走到头了。

可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如果邓艾没有领兵能力,没有单兵直入的勇气,没有几十年的忍辱负重,他不可能成功。作为一个有能力的人,他从不急于不显露才能,一直蛰伏。

并且从另外一个角度说,

蜀国已经朝不保夕,灭国只在早晚。

蜀国的内部矛盾已经达到了不可调节的地步,经济军事实力已经不能与诸葛亮在世时同日而语。

姜维的出兵一部分是遵照诸葛亮的遗命,另一部分更是蜀国集团为了为了转化内在矛盾的一种方式

,更造成了穷兵赎武的朝政,然后矛盾继续加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邓艾只不过是加速了他们的灭亡,给了他们重重的一击。


所以他的成功离不开各个因素的融合,是必然的 ,而蜀国的灭亡也导致了三足鼎立的正式终结,加速了三国归晋的进程,也照应了《三国演义》开头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规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