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31年12月初,北平學生髮動南下運動時,薛迅擔任運動的副總指揮。掌摑蔡元培事件發生後,吳稚暉、于右任爲息事寧人,要求當局釋放13名被捕學生,陳果夫、陳立夫開始時堅決不同意,蔡元培卻表示捱打首先應該檢討自己,最終在於右任苦苦相求下,陳果夫、陳立夫同意了。

大家好,我們的大龍貓聊生活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軍侵佔瀋陽,又陸續侵佔東北三省。由於老蔣採取不抵抗政策,各地爆發了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運動。其中,愛國青年學生是一支最爲活躍的力量。
12月初,北平學生髮動南下運動,要求當局出兵抗日,收復東北失地。至12月中旬,北平、金陵本地以及從各地趕到的其他院校學生形成了數萬人的規模。
12月15日,2000多名學生來到當局外交部,卻見大門緊閉。於是,他們轉戰黨部,並在那裏見到了奉蔣之命前去救火的京滬衛戍司令官陳銘樞和北大老校長蔡元培。
學生將他們倆團團圍住,併發出質問:“東北淪陷,國土喪失,可你們爲何還不出兵抗日?”
蔡元培本身不贊成學生搞請願活動,於是一直苦口婆心勸說學生不能因爲愛國犧牲學業,陳銘樞代表國民政府作出的解釋無力而蒼白。
於是,羣情激奮的學生和現場人員動起了手。混亂中,陳銘樞被悶棍打倒,蔡元培也被打得摔倒在了石階上。就在這時候,一個北平女生一衝動,上前打了蔡校長一記耳光。之後,女生和其他學生衝進黨部,並在過道里和要員張道藩、陳果夫、陳立夫等人打了起來。
軍警趕到後,把帶頭的13名學生抓了起來,其中便包括掌摑蔡元培的那個女生。
那麼,88年前這個敢打北大老校長蔡元培的北平女生,究竟是誰?後來怎麼樣了呢?
此女名叫薛迅,原名薛聲豫,河南人,1910生於開封市一個城市貧民家庭。1927年,薛迅考入國立女子大學化學系。1929年,又考入北平大學藝術學院。她思想解放,追求進步,在校讀書期間參加了"社會科學者聯盟"和北方左翼作家聯盟,並擔任北平文藝新聞社記者。1930年秋,加入共青團,同年成爲我黨黨員。
1931年12月初,北平學生髮動南下運動時,薛迅擔任運動的副總指揮。掌摑蔡元培事件發生後,吳稚暉、于右任爲息事寧人,要求當局釋放13名被捕學生,陳果夫、陳立夫開始時堅決不同意,蔡元培卻表示捱打首先應該檢討自己,最終在於右任苦苦相求下,陳果夫、陳立夫同意了。
被釋放後,薛迅返回了北平,並先後轉戰濟南、上海等地從事地下工作。1933年10月,由於叛徒出賣,薛迅再次被捕。敵人對她嚴刑逼供,但她始終堅貞不屈。1934年8月,薛迅被判處12年徒刑,並投入監獄。1937年9月,在組織的營救和進步人士的呼籲下,薛迅被接出監獄。此後,她繼續爲我黨工作。
解放後,薛迅被任命爲河北省委副書記,成爲副部級官員,爲解放初期的河北建設工作作出了大量貢獻。一次,她到北京彙報工作。交談中,主席問起她的身世和經歷,親切地稱讚她爲“女中英傑”,還敬給她一杯酒。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