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南明區圖書館主任文武介紹,在今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館中的活動均以線上爲主,而針對深受讀者喜愛的非遺手工活動,館方也協調了老師拍攝線上教學視頻,並在讀者羣中隨時進行溝通交流。”5月11日,由南明區圖書館策劃,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手工技藝傳習基地負責人張婷婷出鏡,“隔空”爲讀者們進行非遺文化教學。

“大家好,今天我們的‘黔文傳承’非遺文化體驗活動將用一種特別的方式進行,請大家在屏幕前跟隨我一起製作‘南明尋·城跡’手工藝品。”5月11日,由南明區圖書館策劃,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手工技藝傳習基地負責人張婷婷出鏡,“隔空”爲讀者們進行非遺文化教學。

(南明尋·城跡活動材料包展示)

在張老師的指導下,讀者們藉助材料包裏的鑷子和針線等工具,自行在家中進行繡字、縫製、調整以及固定等步驟,從甲秀樓、黔明寺等熟悉的名字中,邂逅非遺藝術的魅力。“這次只用了單線,下次我得用雙線試試。”在讀者羣中,讀者紛紛曬出了自己的半成品,忍不住和大家分享成果。

(極具非遺之美的手工材料)

“考慮到疫情的影響,我館此次特地將非遺手工活動所需的材料包提前準備好,讓已預約報名的讀者線下分流來領取,然後根據所發佈的教學視頻,讀者們可以在家完成手工藝品。”據南明區圖書館主任文武介紹,在今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館中的活動均以線上爲主,而針對深受讀者喜愛的非遺手工活動,館方也協調了老師拍攝線上教學視頻,並在讀者羣中隨時進行溝通交流。

(南明區圖書館內非遺展區一角)

據瞭解,參加體驗的讀者們,在活動中所收穫的不僅是非遺手工體驗所帶來的樂趣,還感受到了家鄉歷史文化的底蘊。活動報名信息一經推出,就被衆多讀者刷屏,此外仍有不少讀者表示,希望活動名額可以再多一點。

(南明區圖書館內非遺展區一角)

針對讀者要求,文武表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座城市的活態民間歷史,記錄着城市千百年來民間生活的精神文化氣質,並延續至今而不衰絕,是社會進步不可磨滅的歷史痕跡。一直以來,南明區圖書館着力打造“黔文傳承”活動品牌,爲廣大市民羣衆創辦非遺文化體驗活動,幫助市民瞭解非遺文化。今後,不管是線下講座形式,還是藉助網絡等新興的線上傳播形式,圖書館都會根據實際情況推出更多相關活動,讓越來越多的公衆能夠體驗非遺魅力,爲非遺文化傳播傳承注入新的動力。

(王嬋/文 周開遊/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