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馬鴻逵就是其中的一個。這個馬鴻逵也是個老狐狸,他在來臺灣之前,早就美國買了房子,並且將他們祖孫三代在寧夏搜刮的7噸黃金都轉移了過去。

在兵馬慌亂的年代,可以說,擁有了兵權就擁有了一切,因此,即便是在封建皇帝已經消失了的時候,也依然會有手握重兵的“土皇帝”出現。
馬鴻逵就是其中的一個。作爲寧夏的“土皇帝”,他逃往了外國,並攜帶7噸黃金,後來他的結局是怎麼樣的呢?

一、背景深厚,經歷不凡
馬鴻逵,字爲少雲,小名爲三元,回族人,生於甘肅河州。他是西北軍閥的“四馬”之一,先是依附馮玉祥,後又投靠蔣介石,他曾任寧夏省領導長達十七年,集軍制大權於一身,因此而被人稱之爲寧夏的“土皇帝”。曾加授陸軍上將銜,且曾獲得一等雲麾勳章,勝利勳章。在抗戰時,擔任第8戰區副司令長官且兼第17集團軍總司令,後又任西北軍政副長官、西北行轅副主任。
出身軍閥之家的馬鴻逵,自幼便受家庭重教習武影響,讀書習武。18歲便在甘肅陸軍學堂學習,期間曾參與反清活動,加入同盟會,被清軍逮捕。經馬福祥保釋出獄。之後馬福祥令他入軍,並任“昭武軍”教官,騎兵中營幫帶。後來,袁世凱因馬鴻逵有功,便授其陸軍少將銜。
後來袁世凱爲牽制軍閥,令送公子入京,馬鴻逵亦入京。袁世凱改編了“寧夏新軍”,而馬鴻逵則任新軍分統,但仍在京。在袁世凱死後,馮國璋任代總統,馬鴻逵因其父與馮是盟兄弟,於是仍在京任侍從武官。

二、入主寧夏,把握大權
1929年11月,馬鴻逵北上赴任。主政寧夏後馬鴻逵在全省代表大會上,宣佈要以清丈地畝、整理金融、建立保甲以及“圍剿”紅軍爲四大治寧方針。並頒佈了《清丈地畝條例》,開始在全省範圍內清查覈實地畝。頒佈《寧夏省各縣保甲人員服務規程》,開始實行連環具結的保甲制度,以防範紅軍。
除此之外,他在寧夏銀行私印了紙幣345萬元,還強令百姓用手中舊幣折半兌換新幣。在參加抗戰的時期,馬鴻逵曾經以“三丁抽一”或者是“五丁抽二”大量徵兵。
在寧夏,馬鴻逵一連趕走了五個國民黨政府派來教育廳長,並且最後由他自己保薦親信楊作榮上任,可謂是一手遮天。馬鴻逵以軍管政,以政管黨,整個寧夏都在他的操縱之下。

馬鴻逵在寧夏長期實行所謂“合署辦公”,令手下各部門的重要人員,每天早上到他的辦公室外等候召見。依次問安、彙報以及請示。馬鴻逵坐在椅上,根據自己的好惡發號施令。僚屬們稱這種做法爲“上朝”,因此馬也被稱爲寧夏的“土皇帝”。當馬遇事外出是,軍政事務則由其次子馬敦靜代之。馬敦靜每於此時昂然出入,執筆亂批公文,但各屬官都是恭敬聽命之態,一如對馬鴻逵本人。
三、遭受指控,四處奔逃
在1949年9月底馬鴻逵逃到了臺灣,受到臺灣“國防部”次長的指控,要他爲西北的敗局負責。之後不久,馬便被“撤職查辦”,他感到在臺灣無容身之地,於是便謊稱去美國就醫。這個馬鴻逵也是個老狐狸,他在來臺灣之前,早就美國買了房子,並且將他們祖孫三代在寧夏搜刮的7噸黃金都轉移了過去。

在經歷過一年多的準備,馬鴻逵先是派四姨太劉慕俠去“治病”,然後又託以病危前往探視。最終在飛虎隊陳納德的幫助下,馬在澳門辦好了一家老小前往美國的護照,之後長期住洛杉磯。
四、妻離子散,渴望回國
在美國,馬鴻逵的四姨太劉慕俠視財如命,而五姨太鄒德一原本就是一大學生,在當了幾年祕書就成了馬的姨太太。鄒德一年輕漂亮,因此深得馬鴻逵的喜愛,卻與劉慕俠關係緊張。劉慕俠掌管家中的財務,便處處刁難鄒德一。後來鄒德一與一位華人教授相戀,便與馬鴻逵提出離婚。

而馬鴻逵的次子馬敦靜與長孫馬家驊,因爲財產問題鬧得雞犬不寧。爲此,馬鴻逵還訓斥了馬敦靜,不料卻被自己的兒子告上了法庭。
馬鴻逵縱橫了西北幾十年,可能做夢都不會想到,有一天竟要與兒子對薄公堂,這件事成爲了他人的笑柄。因此,馬鴻逵自覺羞愧難忍,從此而一蹶不振。1970年,也就是他到美國的21年後,馬鴻逵最終在悲憤中去世,臨終前大喊他想回國,終年79歲。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