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設想過有這麼一天——

張開手掌秒變“手機”,將所有信息盡收眼底。

AI全自動無人駕駛,真正做到解放雙手,開車與“飆車”兩不誤。

一日三餐,全靠3D打印。

進入超市掃描全身,智能AI便會告知你需要購買什麼商品。

不得不承認,科技是人類生活的催化劑,連雙人運動都依賴於智能技術,系統能自動匹配最合適你“夜夜笙歌”的人。

心滿意足的話,還能點個五星好評。

以上所描述的未來世界,都在前段時間新上線的美劇裏一一提及。

《上載新生·第一季》(Upload Season 1)

劇情的設定,自然而然會聯想到另一部腦洞熱劇——《黑鏡》。

的確,兩部劇在設定上有異曲同工之處。

作爲觀衆的我們,還是挺喫“高能腦洞”這一套的,一口氣刷完十集直呼爽。

豆瓣評分8.5,IMDB評分8.2。

從打分情況看來,這部劇美劇算不上是“高分”那一卦。

但其對未來世界黑科技的設定和諷刺,能引起廣大觀衆的思考,往往比冷冰冰的數據更爲重要。

故事發生在2033年,那時候有一項新興的黑科技——上載(Upload)。

人們可以於臨終前,將自己的意識上傳至虛擬雲端,然後以意識存在的方式在虛擬世界重啓另一段人生。

說白了,這項技術在一定意義上實現了人的“永生”。

我們的00後男主角內森,普普通通的程序員,不幸在AI駕駛的時候出了車禍。

這纔開局15分鐘……

臨死之前,內森經不住女友英格麗德極力鼓動,放棄搶救並同意簽署“上載”協議,來到虛擬世界“重生”了一次。

這個意識形態的虛擬世界是怎樣的呢?

豪華的湖景莊園,其中的設施應有盡有。

窗外的風景,一年四季隨意切換。

櫥櫃裏的食物,琳琅滿目,食堂更是有無限自助美食供享用。

想要與現實生活接壤,也不是什麼難事,隔着屏幕照樣能打電話。

或者現實中的人藉助VR眼睛,就能夠瞬間來到你的身邊。

看得到摸得到,真實的可怕。

在這個虛擬世界中,還有專門爲內森這樣簽署上載協議的客戶服務的人——天使。

女主諾拉,就是內森的專屬天使,但凡遇到困難就隨叫隨到。

這樣的極樂世界,看着是不是很有誘惑力?

實際上這部劇的腦洞背後,暗藏着對當下社會的諷刺與戲謔。

虛擬世界與現實生活,並沒有哪一邊更勝一籌。

在虛擬世界裏,想要獲得上乘的服務,就得必須付相對應的費用。

住宿要錢,喫零食要錢,換服裝要錢,處處都要額外收費。

這就意味着你死後的生活質量,取決於生前的經濟情況,或者你的親人們是否願意去支撐你死後的所有費用。

男主內森能夠住上豪華的湖景房,不愁喫穿的生活,全靠現實世界女友的氪金。

那些窮困潦倒的人呢?

他們只能住在狹隘的地下室,無緣欣賞窗外的風景,一本書只能讀前五頁,繼續讀下去就必須繳費。

每個月只有2G的流量可供交流和思考,一旦花光流量,就會立刻進入“凍結”狀態。

除非有人爲他們的賬戶充錢,否則就得等到下個月才能夠再獲得流量。

發現了沒有?

死亡本是唯一人人都公平的事情,如今已變得不那麼公平了

虛擬世界的人依然被分爲三六九等,階級固化依舊存在,界限越發的明顯。

看似是完美無瑕的烏托邦,其實就是另一個用資本和泡沫堆積起來的世界罷了。

關鍵是這個“泡沫”,還得有錢人才吹得起。

所謂的永生,不過是金字塔頂尖羣體的專屬。

沒錢的人,只配擁有每個月2G的流量,連完整的肉體都會加載不全,缺胳膊少腿的。

科技如何運用,往往取決於資本。

活着的時候,一股腦的賺錢,纔跟得上錢財消耗的速度。

死了的時候,竟然還得繼續花錢,並且不斷地榨乾親人的鈔票。

更細思極恐的是,只要每個人終將經歷死亡的話,這項黑科技就會持續不斷地盈利下去。

顯然這個虛擬世界,並非是人類理想的未來生活。

即便是死亡之後,你做出的每一個決定,每一個動作,必須考慮到種種的現實因素。

確實,我們都能夠暢想未來。

可科技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逐漸消磨了我們最基本的人性。

你多久沒好好地爲自己下廚做一頓飯菜了?沒感受到鈔票的觸感了?多久沒和摯友面對面袒露心聲了?

拋開種種的顧慮,我們思考一下——

如果真的有一天,我們有死後上傳意識繼續“活着”的選項,你願意選擇嗎?

我想,

看完這部腦洞劇,答案便自在心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