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7日,歷下區委副書記、代區長李國強在歷下區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指出,新的一年將對照市委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目標,堅持“雙核引領、東西共進、兩翼齊飛”,聚焦國際金融城產業金融集聚區和明府城片區“兩大主戰場”,高質量建設一流國際化中心城區,不斷把全省首善之區建設推向前進。依託明湖國際信息技術產業園等一批特色園區,在東西“兩大主戰場”之間,以山大路爲主軸,輻射帶動二環東路以西、歷山路以東區域,大力引進“獨角獸”區域總部、人工智能領軍企業,引領高新技術產業集聚發展。

一切圍着項目轉,一切圍着項目幹,一切服從項目、保障項目。5月17日,歷下區委副書記、代區長李國強在歷下區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指出,新的一年將對照市委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目標,堅持“雙核引領、東西共進、兩翼齊飛”,聚焦國際金融城產業金融集聚區和明府城片區“兩大主戰場”,高質量建設一流國際化中心城區,不斷把全省首善之區建設推向前進。

2020年曆下區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加速推進歷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主要預期目標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57.5億元,增長6.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平穩增長;招商引資增長21%;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0.5%;外貿進出口總額穩定增長。

抓好“兩大主戰場” 引領歷下全方位發展

國際金融城產業金融集聚區

對標深圳天安雲谷,建立企業服務中心,打造統一高效的一站式企業服務平臺。

藉助畢馬威等國際知名機構,構建要素集聚、鏈條完善的良好金融生態。

明府城片區

高起點規劃、高標準提升、整體化運營,統一組織開展保護、利用、發展等工作,着力塑造文旅商融合發展的特色古城街區。

以高端商業綜合體爲依託,以山東國際時尚創意中心爲引領,打造集時尚品牌發佈、高端定製、新消費體驗於一體的全省創意產業聚集地、時尚消費新地標。

實施項目爲王 注重落地爲要

建設商務載體平臺

瞄準“新基建”和優勢產業,實施大項目帶動戰略。

加快推動54個過億元重點項目建設,全力抓好山東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等7個項目啓動。

推進黃金時代廣場現代金融產業園等17個項目竣工,確保新增商業商務載體100萬平方米。

全力服務保障以“山泉湖河城”5座超高層爲代表的商務載體建設。

確保國際金融城南區和丁家莊保障房等項目實現主體封頂。

推動傳媒大廈、人力資源大廈等百米以上高層樓宇竣工驗收。

大力發展樓宇經濟

發揮樓宇聯盟作用,整合165棟5000平方米以上商務樓宇資源,健全完善樓宇標準評價體系,提升運營管理和服務品質。

堅持一樓一園區、一樓一特色,圍繞主導產業加快集聚,打造樓宇經濟發展新模式,確保億元樓達到38座。

全力發展文化旅遊業

全面落實《濟南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對芙蓉街及周邊街巷實施綜合提升,做好狀元府、題壁堂等文保建築修繕。

深入實施老街巷燈光亮化、老建築(老字號)遺址復興等項目,積極推動“泉·城文化景觀”申遺,保護傳承非遺文化和歷史文脈。

扮靚芙蓉街、寬厚裏等特色街區,打造精品民宿,大力發展夜經濟,激發老城新活力。

充分利用泉水資源,建設更多供人“親泉”“親水”“樂水”的設施和場所,將散落的名泉串珠成鏈,形成魅力獨特的觀泉動線。

依託百花洲傳統工藝工作站等資源,承辦國家非遺博覽會、省旅發大會等大型活動。

持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依託明湖國際信息技術產業園等一批特色園區,在東西“兩大主戰場”之間,以山大路爲主軸,輻射帶動二環東路以西、歷山路以東區域,大力引進“獨角獸”區域總部、人工智能領軍企業,引領高新技術產業集聚發展。

確保全年科技服務產業增長8%,高新技術企業總數超300家,建成5G基站1224處,上雲企業突破5500家。

積極參與國際醫療康養名城建設,大力發展基因檢測等第三方醫療檢測產業,加快推進明湖國際細胞產業園建設。

全面發展文化創意產業

以明府城片區爲核心,以山東國際時尚創意中心爲龍頭,推動文化與科技、商貿、金融、旅遊等產業深度融合,文創產業規模躋身全省前列。

優化企業服務 擦亮服務品牌

嚴格執行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及稅收減免、保險緩繳等扶持政策。幫助企業減輕負擔、渡過難關,加快恢復產業鏈。

拿出1.2億財政資金,大力培植創新企業,培育企業家隊伍,像尊重名士一樣尊重企業家,像保泉護泉一樣重商愛商,讓企業家成爲產業發展的強大動力來源。

發揮資源要素、人才智力密集優勢,打造創新創業人才集聚高地。

用足用好支持企業家幹事創業25條、“總部十條”等省市政策,梳理完善、研究推出一批含金量更高、針對性更強、企業更歡迎的優惠措施,幫助企業領“紅包”。

優化營商環境 築牢發展保障

堅持問題導向,着力破解體制機制瓶頸,努力打造全省審批事項最少、審批時限最短、服務質量最優城區。

持續深化“一次辦成”改革,實施“快一步”工作法,全面推行“秒批秒辦”“不見面審批”,體現“歷下速度”。

深入推進誠信體系建設,堅決做到“說了就算,定了就幹”,打造“誠信歷下”。

推行審批許可“週末服務”“預約服務”,完善“點單服務”模式,做到企業“點單”有需求、政府上門有服務,讓“店小二”理念覆蓋到每一個服務環節。

強化雙招雙引 點燃發展引擎

聚焦精準招商

突出“雙招雙引”生命線,實施招商項目“倍增”計劃,全面提高專業化、精細化水平。

積極拓寬國際視野,聚焦倫敦、紐約等世界金融中心,開展產業金融招商。

抓住全省大力推進與日韓交流合作的重要契機,強化文化創意與時尚產業招商。

瞄準國內外500強、央企省企、行業領軍企業開展精準招商,加快形成高端產業總部集聚地。

創新招商模式

創新招商引資模式,積極推行“雲招商”“不見面招商”等新模式。

建立“投促+部門”產業招商體系,打造專業隊伍,推進流程再造。

圍繞產業鏈、專業化、社會化招商,充分發揮“招商大使”、“城市合夥人”作用,深入挖掘校友資源、商會資源,強化資本招商、以商引商,打造高質量招商新格局。

推進招才引智

加快國際人才創新中心、人力資源產業園等園區建設。

推動與山東大學、山東財經大學等高校深度合作,將高校人才智力優勢轉化爲發展優勢。

開展“人才政策落實年”活動,推進人才政策、人才工程、人才資金優化整合,釋放人才引進“虹吸效應”。

創新體制機制 激活發展潛能

深化財稅金融改革,加強財政預算剛性約束,實施預算績效管理,落實政府引導基金政策,推行“產業基金+項目基金”模式,加大對項目建設的保障力度。

鼓勵政府項目拓寬融資渠道,用足用好政府專項債券和中央預算內資金,探索PPP模式,撬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城市建設發展。

全力支持歷下控股等區屬平臺做大做強,充分發揮主力軍作用,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加強對外交流 擴大國際“朋友圈”

用好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的有利條件,大膽試、勇敢闖、自主創,對標上海自貿試驗區,在審批服務、貿易投資等方面求突破,打造對外開放新窗口。

對照國際標準,以公共服務設施、街道廣場周邊爲重點,改造提升標識標牌,完善國際化標識體系。

優化濟南簽證中心運營管理,推進對外交往渠道國際化,不斷擴大國際“朋友圈”。

以更積極的姿態參與國際經貿合作和文化交流,城市環境、管理方式與國際接軌程度顯著提高。(來源:愛濟南新聞客戶端 歷下融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