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下午,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北京大愛清塵公益基金會、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北京大愛清塵塵肺病服務中心聯合九三學社中央醫藥衛生專門委員會、《南方週末》、中國政法大學公共決策研究中心舉辦線上“推動解決塵肺病農民問題研討會”。多位專家、學者及各界代表等針對當前中國塵肺病預防, 保障,治療及康復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塵肺病農民幾乎無自救能力 亟待建立專項保障機制

“塵肺病農民是改革開放成就的貢獻者。”在研討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職業衛生與中毒控制所副所長孫承業這樣給塵肺病農民定位。“返鄉的塵肺病農民幾乎沒有自救能力。”

根據大愛清塵2019年在全國十省的抽樣調查數據顯示,90.04%塵肺病農民從未簽過訂勞動合同,90.47%從未參加工傷保險,取得法定職業病診斷書並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僅佔9.67%,有超過90%的塵肺病農民無法依法獲得法定工傷保險待遇。

簽訂勞動合同是塵肺病農民獲得工傷保障待遇的重要原因之一。除此之外,大愛清塵政策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潘嶙玉還介紹了塵肺病農民難以獲得保障的其他原因:塵肺病農民法律意識不強,求助渠道有限;二是農民工務工流動性大,用人單位定責難;塵肺病具有晚發性,有的患者會在接塵10到20年之後發病。

塵肺病農民喪失勞動能力後,高昂的醫療支出和生活支出遠遠超過家庭的年收入。在大愛清塵2019年的抽樣調查中,塵肺農民工年收支差額爲-9622元,64%塵肺農民家庭入不敷出,62.5%的塵肺農民家庭欠債近5萬元。而工傷職工年收支差額爲7658元。“從勞動致富到勞動致貧,是塵肺農民羣體中的一個典型現象。”大愛清塵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竇璐如是說。

另一方面,我國現有對塵肺病農民的法律保障存在缺失。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盧暉臨說,《職業病防治法》和《工傷保險條例》制定了規範的診斷、認定工傷和待遇保障辦法,但對沒有勞動關係,未參加工傷保險的塵肺病農民,則缺少制度性保障辦法。部分大病保險、專項補助等政策的實施情況不盡理想,補償政策實施不到位、不普遍,塵肺病農民享受不到救助待遇。“即使有些已經有政策的地區,仍存在着保障缺口、不連續和不穩定的問題。”

對於這一系列問題,孫承業再次提出在去年兩會期間也提到的建立塵肺病農民專項保障機制的建議,由中央政府財政補助、工傷保險結餘資金、省級政府財政支持及涉塵企業多方出資,用以保障塵肺病患者醫療救治支付費用、基本生活費用以及康復部分費用。“但這一工作需要我們與衛健委、財政部等,多方共同努力來實現,也是我們今年和今後一段時間共同努力的方向。”

落實企業主體責任 設立中小學職業健康教育課程

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副所長何琳一直以來都十分關注塵肺病預防問題。去年,她提出修改《塵肺病防治條例》,建議儘快出臺職業中粉塵暴露相關的法規條例以適應當前社會發展,明確監管部門和法律責任以彌補《塵肺病防治條例》的不足,加強農民工塵肺病防治工作的意見等文件中相關各項規定儘快落實到法律法規之中的建議。今年,她準備提設立中小學衛生與健康教育課的建議。“很多塵肺病農民在患病前完全不知道粉塵危害和塵肺病,職業健康教育我覺得從小就要灌輸,小手牽大手。衛生與健康教育課也要從體育與健康課中獨立出來,像體育課一樣納入升學考覈。”

四川華錦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賈志偉從第三方檢測機構的角度談到了自己對於《職業病防治法》中企業防治職業病的主體責任在執行中存在的問題:1.職業病防治法在執行過程中與其他法律結合不是太嚴密,在主體責任的落實方面還存在一定漏洞;2.企業的職業健康工作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管理體系,企業老闆想把事情做好但是不太懂,需要加強培訓與服務;3.政府從高層開始就非常重視職業健康工作,但是執法體系、執法資源和執法方式都存在缺陷,需要完善。

北京才良律師事務所主任王才亮認爲“塵肺病等職業病要依法防治”。他說,要吸取這武漢新冠肺炎的防治工作的經驗教訓,對於職業病防治也要像傳染病防治一樣依法進行。“一是要明確地方政府對於職業病防治的責任,將職業病防治工作列入對有關地方人民政府的考覈指標;二是要明確對於塵肺病等職業病的防治費用,除用人單位應當承擔之外,用人單位無法承擔的部分應該由財政負擔。”

塵肺病治療複雜 需提升基層醫療塵肺病診療水平

北京朝陽醫院職業病科主任醫師郝鳳桐從醫務工作者的角度塵談到肺病病人長期治療和康復問題。“塵肺病問題是一個以呼吸學科爲主的問題,但由於塵肺病併發症的複雜性,使得它不僅僅是一個呼吸內科就能夠完好處理的疾病,還涉及到胸外科、重症醫學科等。”因此他認爲,塵肺病知識的普及,獲得專業技術支撐是我們今後的一個方向。“我們現在實際上對塵肺病患者治療的問題雖然有‘專家共識’,但是沒有在各層醫院很好的落實與規範,這需要多專業的共同努力。”

根據竇璐的介紹,32.62%以上塵肺病農民更多會選擇基層醫療機構住院。因此,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職業衛生所職業性呼吸系統疾病室研究員/科室負責人王煥強提到了高層醫療機構與基層醫療機構建立上下轉診的機制,以彌補基層醫療機構對塵肺病合併症和併發症診療知識與技術上的不足。“國家層面衛健委發的文件就提到了到2025年要建立省市縣到鄉四級技術服務機構。整個方向是對的。”同時,他肯定了康復對於塵肺病農民的積極意義,以及大愛清塵在塵肺病康復上所做的努力,並建議加強基層醫生在塵肺病治療康復上的技術培養。

塵肺病問題複雜 需多方努力共同解決

除了上述建議外,全國政協委員、對外經貿大學保險學院副院長孫潔提出了“阻止貧困代際傳遞”的觀點。她表示,全國政協最近正在研討“特殊貧困羣體穩定脫貧的綜合保障體系”的專題,塵肺病農民應該屬於穩定脫貧中的困難羣體。穩定脫貧中的一個重要含義是阻止貧困代際傳遞。“農民工得了塵肺病以後,自身很難就業導致的家庭貧困會影響到子女受教育的問題,‘穩定脫貧’目標之一就是阻止貧困的代際傳遞。”

“開胸驗肺第一人”張海超,從自身經歷出發,提出了一個大多數人都忽視的塵肺病農民需求問題——塵肺病農民再就業。他表示,塵肺病農民在找工作時,經常因爲體檢肺部有異樣而被用人單位拒絕。“其實有些患者還有一定的勞動能力,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養活家庭。我們也並非只想等着社會救助。”他希望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能將患者們的心聲帶到兩會上。

“從成立初期,大愛清塵就發現塵肺病農民問題的根本解決在於推動國家政策性救助,制度性解決。”大愛清塵創始人王克勤總結。從2012年到2020年,九年來,大愛清塵持續開展塵肺病農民問題解決的調研、研討和建議,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關注、重視這一羣體,並積極爲他們建言獻策。目前,不少地區已經出臺塵肺病農民相關政策,但在實際執行還遠遠不夠。王克勤說,“在過去的九年裏,塵肺病農民問題的解決已經在中國政府層面社會層面提到了一定高度,希望更多的代表委員、專家學者和愛心人士和我們一起努力,共同推進中國塵肺病農民問題更加深入、系統和根本性的解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