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頭條:沐心語

有網友提問:要不要去參加前任的婚禮,該不該去參加前任的婚禮?

我突然就想到了曹丹姝

曹皇后,如果是她,會不會去參加前任李植的婚禮?


要知道在中國的古代,大概是沒有“前任”這個稱呼的。

因爲那時候的人們要求成婚的男女,尤其是要求女性,要從一而終,嫁給了誰,生是婆家的人,死是婆家的死人。

就連遭遇不幸之後的改嫁,也被要求不得主動提出離婚,否則就算你再有道理,就算婚離成了,也是要遭受官府嚴厲的懲罰的,例如清婉飛揚的千古才女李清照,也不能倖免。


曹丹姝是二婚皇后,她的頭婚是嫁給李植。

也不知道曹家這女婿咋選的,反正李植就是不樂意,不是愛上了別的妹妹,而是一心想要修道成仙,大概是傾慕呂洞賓的仙風道骨,所以拜倒在道家門下。


李植不願意娶,但是曹丹姝堅決要嫁,因爲既然有了婚約,就要信守承諾,咱是有原則的姑娘。

結果,萬萬沒想到啊,李植在婚禮當天,跳窗戶逃走了。


這要是換了別的新娘子,那還不一哭二鬧,這下怎麼辦,名節大於天,這輩子完了,估計得在李家這麼不尷不尬地耗下去了,等着入李家祖墳。

但是曹丹姝不是一般的女子啊,倒是淡定,一如她之前插花時跟誰閒閒聊起李植那麼淡定。

所以,她禮儀周全地拜別了李家上上下下,要一張和離書,李家有點懵了。

曹丹姝就自己寫了一張和離書,然後回孃家了。


在那個年代,出嫁之後又和離回了孃家的女子,這輩子基本上也就是老死家中了,而且還要承受各種非議,例如曹丹姝的際遇在人們的八卦嘴裏就演變成了:曹家小姐太醜了,醜得嚇人啊,所以新郎官一掀紅蓋頭就嚇得跳窗戶出逃了……

所謂因禍得福,恰恰也是因爲貌醜,結果羣臣“好心”爲太看臉的宋仁宗趙禎再選皇后時,就把曹丹姝給選中了。

回到正題,如果是曹丹姝還落在孃家無着落的日子裏,突然聽聞李植要再娶妻了(當然這是假設,因爲李植後來真的成了得道高人,與紅塵世俗無關了),她會怎麼想,會不會去參加李植的婚禮,參加了之後會幹什麼呢?


大概旁人都以爲曹丹姝聽到消息會哭。

但是就算是李植再婚,按照曹大小姐的性格,壓根就不會關心這回事,也不會好奇心害死貓要去湊熱鬧,她只會該看書看書,該插花插花,清清靜靜過自己的日子。


看過了曹皇后的故事,我們接着按照時間順利再來捋一捋。

當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比現代更從前的年代,大概是少有“前任”這個稱呼的,那時候的人們通過組織安排、單位或身邊熱心人介紹,或是自由戀愛結婚。

大多數都是認定一個是一個,成婚之後,怎麼着也是一輩子,就算是夫妻倆長期異地、長期冷戰、長期互相看不順眼,也能將婚姻將就下去,忍耐是大多數人的選擇。


而到了現如今的年代,“前任”是一個多麼普遍的存在。

我們當然也羨慕那些青梅竹馬修成正果恩愛到白頭的,但是現實很無奈,絕大多數的我們,沒有那麼好的造化。

於是,主動的,或者被動的,人世間多了好多“前任”,網絡上多了很多類似於“能不能吐糟前任”、“要不要原諒前任”、“前任的婚禮去不去參加”……之後的話題,且長久以來,經久不衰。

在這個“前任”遍地的時代裏。

網絡上姑娘們“跟着他白手起家的是,最後享受勝利果實的卻是她”、“我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男人最後卻娶了別的女人”、“爲什麼我等了他那麼多年,他都說不想結婚,結果剛一分手他就結婚了,跟別的姑娘”……的哀怨從來就沒有消失過。

現實生活中,也的確存在凡此種種這些活生生的比戲劇更戲劇的事實。

而其中有些姑娘,她們的的確確是用自己的青春和血淚爲另一個女人做了嫁衣,那另一個更加幸運的女孩,她甚至什麼都不用做,只需要長大就可以了。


生活就是這樣,命運的安排就是如此,回過頭來想想,如果不是那樣的深愛過又分開,如果不是分開之後的各自反省、努力與成長,他不會長成今天的模樣,而你也不會是今天終於懂得了他的好的你。

都獲得了成長,不負曾經相愛相伴的那一程。

過去了的就過去吧,至於前任的婚禮,就不要去湊熱鬧了,那熱鬧也沒啥好湊的啊。


看看曹皇后,很多人在評說她,各種解讀,我覺得她在感情問題上,

最大的優點就是拎得清,前任是前任,我是我,各自安好,真正做到了過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

所以,那些問要不要去參加前任婚禮的網友們,真的,別去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