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裏面有一句話:最重要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見的。

01貪玩藍月的營銷戰略

貪玩藍月這個遊戲,我想大家就算沒玩過,應該也聽過。

“大家好,我係渣渣輝”。

很多人打心底是鄙視他們廣告的,請了一大堆明星,穿着沙雕的 “戰袍” 噁心人,誰會去玩?

從商業營銷看,它無疑非常成功,據說不僅傳播效果好,而且上線玩的人也多,月流水2億多。

這麼有錢的公司不可能不知道自己廣告被罵,也不可能沒能力做出高大上的廣告。

但他們的商業策略就是最大限度買量,在儘可能多的平臺和渠道上鋪天蓋地投放廣告。

而且就是要讓這些人看着不爽,讓他們盡情調侃這款遊戲,嘲笑和惡搞它洗腦式的廣告,越多越好,讓他們在吐槽的過程中將這款遊戲傳播到目標人羣那裏,一舉二得。

早期,沒有代言人的時候,直接從圖片中P出來臉部,即可當成廣告進行宣傳。

當然這沒有任何版權支付,這就是侵權。每個明星,上架1~2個月,進行明星效益導量,然後換下一個明星,徐崢、吳鎮宇、吳京都被用過。

侵權怎麼辦

賠錢。一旦有人找上門來,我承認侵權,現在這裏有份合同,你要是願意當代言人,我付你幾百萬代言費。如果配合拍個視頻或者更多的照片授權,我再給幾百萬。這樣你不用費盡周章的告我走法律流程,就算你勝訴,賠償也遠不及代言合同。

並且這種代言成本極小,小到幾張照片就行,大點的可能拍個CG或者廣告片說幾句話就行。

於是,一部分明星選擇拒絕,並且下架相關的內容,所以我上面陳述的一些明星的代言廣告現在已經搜不到了。

一部分明星選擇了代言,所以現在王牌代言,渣渣輝,古天樂,陳小春......

互聯網流量現在實在是太珍貴了,比起你導入的流量,遠貴於付給你的侵權費。

02流量成本上升

當數字平臺搭建起來之後,相當於在一個物理空間裏面搭起了一個虛擬空間。這個虛擬空間是處於一種網絡的狀態,每一個人都可以與對方進行聯絡,這種交流是不受空間、時間侷限。

如果你把網絡看成一個浩瀚的海洋,人就在這個海洋裏面像一條魚,我們講人以羣分,一羣魚遊就會向某一個他們都喜歡的地方,就是人們的喜好包括購物的習慣,可能慢慢都在發生一個羣體性的變化。不同的魚羣在這個海洋裏面游來游去,就會很多層出不窮的社交平臺。

所以我們又提出一個概念叫流量紅利,在看到魚羣聚集的時候,你能夠首先看見並且馬上衝過去,那你就會有比較好的收穫。

03利用數據實現精準營銷

全球管理大師、有“商界教皇”之稱的湯姆·彼得斯早在2001年就指出:“一個組織如果沒有認識到管理數據和信息如同管理有形資產一樣極其重要,那麼它在新經濟時代將無法生存。”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在大數據系統研究領域開先河之作《大數據時代》中進一步指出:“雖然數據還沒有被列入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但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實現數據資產的可變現屬性、體現數據價值的過程,即稱爲“數據資產化”。

  • 可控制:從來源和控制力度來看,數據可以分爲如下兩類:一是生產型數據;二是加工型數據。

  • 可量化:數據要成爲資產,必須能夠用貨幣進行可靠的計量。

  • 可變現:資本區別於一般產品的特徵在於其不斷增值的可能性。

如果不能爲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數據便不能被稱爲資產。

早期傳統的市場,企業經常是粗放型經營,他們沒有數據;企業在經營的理念上也是比較初級,市場競爭沒有那麼激烈,因此也不需要很精準的數據就可以進行經營。

而現在市場變化非常快,市場的分化也非常大,沒有精細化的分析,企業無法達到一個優化的經營狀態,因此就需要商業數據分析師來幫助企業科學的分析與管理。

例如企業有戰略上的問題,要進入某一個新的領域,那麼分析師會根據去收集各種各樣的數據。

包括市場數據、競爭數據、客戶數據、產品數據,種種數據都要數據分析師來進行分析,來幫助企業決策並進行精細化管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