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項羽問張良,都有什麼樣的尊號呀。項羽聽說這“五帝”都把天下禪讓給了別人,也不適合自己,於是再問張良還有什麼尊號。

《西漢演義》記載,鴻門宴結束後,張良替劉邦去給項羽送玉璽,項羽就把張良留在自己軍中,讓張良輔佐自己,張良只好留下。

項羽的軍師範增知道,張良並不是真心輔佐項羽。他在鴻門宴上曾爲項羽設計欲殺劉邦,但未能如願,現在一直找機會要殺張良。

項羽在鴻門宴之後,殺了秦朝的最後一個皇帝子嬰,想自立爲王,於是請軍師範增爲他上尊號。

范增馬上意識到這是除掉張良的一個機會,如果讓張良爲項羽上尊號,項羽一旦不滿意,可立即讓項羽殺掉張良。范增就建議項羽請足智多謀的張良來爲項羽上尊號,項羽立刻召來張良,並說明了情況。

張良聽項羽一說,再看看項羽旁邊的范增,馬上明白了這是范增的計策,自己如果應對不好,恐怕性命不保。

張良想,不如我給項羽擺出幾樣尊號,讓項羽自己選。拿定主意後,對項羽說,好啊,不知大王大致想要什麼樣的尊號?

項羽問張良,都有什麼樣的尊號呀?

張良回答到,最早有“皇”,即伏羲氏、神農氏、軒轅氏,稱爲上“上古三皇”。

項羽想,這老三位自己比不了。又問張良還有什麼尊號。

張良說,還有就是“帝”,“三皇”之後是“五帝”,分別是黃帝、顓頊、帝嚳、堯、舜,他們大公無私治理天下,最後都把帝位禪讓給了比自己還有本事的人。

項羽聽說這“五帝”都把天下禪讓給了別人,也不適合自己,於是再問張良還有什麼尊號。

張良又告訴項羽,“帝”之後就是“王”,舜帝把天下禪讓給了禹,大禹治水,卓有成效,三過家門而不入,建立了西夏王朝。夏、商、週三個朝代的皇帝尊號都是“王”。

項羽覺得“王”這個尊號比較適合自己,但只一個“王”字,有點孤單。問張良還有沒有。

張良說“王”之後還有就是“霸”和“雄”。

春秋時代有“春秋五霸”,即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五位先後稱“霸”。

到了戰國時期,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先後稱“雄”,最後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了天下,建立了秦朝。

項羽聽聞,認爲“雄”不好,而且離自己太近,未予考慮。而特別喜歡“霸”這個尊號,認爲“霸”很適合自己威武霸道的特點。

另一方面,項羽又捨不得“王”這個尊號。自己想,不如選擇“王”和“霸”,如果叫“王霸”不僅繞口,還容易產生異議,叫白了就成了“王八”。

如若把順序顛倒一下,就是“霸王”,項羽覺得不錯,但還是感覺少點什麼。

項羽又想,自己是楚國人,楚國在東方,而自己現在所在的咸陽屬於西部,叫“西楚霸王”豈不是完美?!

想到這裏,就問張良,我的尊號就叫“西楚霸王”怎麼樣?

張良立刻讚美項羽,太好了,這個尊號很適合大王呀!

項羽聽張良這麼一說,非常高興,從此自稱“西楚霸王”。

來源:騰訊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