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溫州的平陽、蒼南、文成、泰順,選了幾個沒什麼“存在感”的小縣城,自駕遊。浙江是一個寶藏省份,不只溫州,隔壁的台州麗水、台州、衢州,也都是自駕旅行的好地方。

這次假期時間略長,趁着風和日暖,去了一趟浙南。

溫州的平陽、蒼南、文成、泰順,選了幾個沒什麼“存在感”的小縣城,自駕遊。

先給大家看一下我此次的路線。

開着車,沿着山路慢慢走,一路所見所聞再一次刷新了我對浙江的認知。

【路過永嘉】

這是距離市區最近的一個縣城,從這裏到溫州主城區大約也就半個多小時的車程。

我們只是路過,並沒有在此過多停留。但,永嘉的鄉村讓我驚訝。

在永嘉,我驚奇地發現,這個小城的村子很特別,到處都是乾淨整潔、清新雅緻的江南風光。

更讓我驚訝的是路過永嘉之後:

我發現,溫州的每一個普普通通的小村子都是一個“景點”,有公園、民宿,還有很多北方見不着的民間美味,就像一個一個的度假村,而且消費水平不會奢侈,很親民。

【平陽縣】

溫州一共有5個縣,和其他4個相比,平陽就像一個“小透明”,或者說它很“隱蔽”。據說當年紅軍在浙南打仗,就住在平陽山區的老鄉的家裏,但誰也找不到。

百年來,這裏一直都很窮。近幾年開闢了一條官方指定的“紅色線路”,旅遊業才略有起色。但要真論起風景,還是乏善可陳。或者說,平陽的人文比風景美。

然而,這裏偏偏有一片海,海上偏偏有個——

【南麂島】

我們在平陽的縣城找了個便宜的停車位把車存下,打出兩天一夜的時間,坐上船,去南麂島上玩了一圈,撿到寶。

這個島真的很美,海鮮也很好喫,很適合周邊遊、週末遊、全家遊、親子游。

不過我有一個小小的建議:大家多帶點錢再去。

看了一下綜合評價,南麂島的“差評”多是因爲消費問題——週末節假日,喫住有點貴。

沒辦法,島就那麼大,民宿和飯館就那麼些,供不應求的時候物價就飆了。

只要搞定了錢的問題,捨得放開了玩兒,這個南麂島就算是浙江“最完美的島”。

甚至放眼全國,位置好、設施完備、海水藍、海域管理到位的小衆海島,其實也就那麼幾個。

而這個南麂島,是其中的佼佼者。

而且它是個列島,就是大島套小島,島島相連那種。

【蒼南】

它是溫州最南端的縣城,緊鄰福建,玉蒼山之下,與寶島臺灣隔海相望。這裏有溫州最原生的風景,和……最貴的房價。

蒼南的鄉下很清新,不像是浙江,倒很像雲南和西藏,那麼藍的天。借用一句前陣子的網絡流行語:“空氣那麼香甜,有種“奇異的奢華”。

我們一路都在繞着山行,甚至都不想停靠,最美的風景都在路過的一瞬裏。這山裏的古城蒼老純淨,就像穿越到上個世紀的老鎮子,歲月如洗。

蒼南大山裏的老村常年與世隔絕,但你會發現,閉塞不等於落後——

這邊的小孩子不木訥也不認生,大概是因爲浙江的教育環境不一樣;看到村子裏開民宿的大爺可以順利地和老外交流,問他是怎麼做到的?答:自己學的。

浙江人的學習力,讓人坐立不安。

同樣都是南方的山區,浙江和湖南、四川不一樣,這裏物產相對單一,不如湖南“饒食”,也不比四川“安逸” ,在這裏,人們數十年來只做了一件事情:打通山路,把好東西引到自己家,讓自己的家鄉“拿得出手”。

在浙南和浙西,幾代人用幾輩子的奮鬥,爲後輩鋪平了道路。

【文成】

這是溫州的一個“寶藏”小縣城。

這裏至今沒通高鐵。由於境內80%以上都是山,所以交通不太便利,但大片的原始森林卻完整地保存了下來——這是第①個寶藏。

第②個寶藏:劉伯溫。

這算是一筆“意外之財”,當年文成建縣的時候,從隔壁麗水的青田縣劃得了這一塊寶地:南田山武陽村,也就是一代宗師劉伯溫的老家。

這個地方是“古七十二福地”之一, 只是沒想到福氣這麼這麼大。

1946年的文成人大概萬萬想不到,“劃”來一個小小的南田鎮,會給後世子孫帶來如此巨大的影響。幾十年後的今天,旅遊業變成了朝陽行業,旅行如人們一日三餐般習以爲常。

如今,“劉基故里”這四個字,不僅在溫州,放眼全國都是獨一無二的旅遊資源。劉伯溫究竟是文成人還是青田人,也就成了文成人和青田人爭執不下的題目。

把南田劃歸文成縣,這應該是青田縣人民幾十年以來一直的“痛”吧。原本微不足道的一間舊屋老宅,如今卻是養活一個鎮子的“金山銀山”。

據說今年文成要通高鐵了,聽到這個消息有點失落——以後的百丈漈、銅鈴山、安福寺、讓川村,怕是要疲於接客,再也“藏”不住了。

【泰順】

這是溫州一個“不太順”的小縣城。

和隔壁的文成組成“難兄難弟”,成爲浙江少有的沒有開通高鐵的地方。

但這裏真的很適合自駕遊。

泰順的神奇之處在於:山就是沒什麼特別的山,水也是普普通通的水,房子嘛是江南很常見的木頭房子,但湊到一塊兒就格外好看。

隨便站哪兒咔嚓一拍,就像是一幅畫一樣的。

泰順這個地方,實在是千百年來很少有外人到訪,直到近幾年大力地開發旅遊,那些從未被世人碰觸過的美景纔有機會得以一觀。

泰順最值得細賞的風景就是廊橋。

這種橋的可貴之處在於,它只存在於偏僻的鄉壤,城市裏建它沒有“必要”。

古時候,在山深路崎、村落分散的無人煙之地,沿着大路隔上一段里程就修砌一座廊橋供人停腳,這是泰順先祖們機智的“交通規劃”。

橋上有頂,頂上有瓦,頂下有桌椅、小房間,長途跋涉者可以在這裏歇腳、小憩、躲避風雨。

有的還帶樓梯和觀光臺。

目前,被認定爲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廊橋,整個中國只有34座,而泰順就有16座,我國遺留下來的廊橋,絕大部分都在泰順。

橋邊上往往伴有千年老樹,樹幹參天,枝葉就像大傘,樹下有茶館,偶爾茶水會免費。還有小鋪子,賣一些樸樸素素的小商品。

橋邊那些老房子,每一間都是精美藝術品。

實際上泰順縣不只有廊橋,還有各種各樣的橋樑900多座。浙南多山,這裏的人出行串親訪好友,走個碇步、穿個廊橋,是家常便飯。

【後記】

浙江是一個寶藏省份,不只溫州,隔壁的台州麗水、台州、衢州,也都是自駕旅行的好地方。所以單去這一次是遠遠不夠的,更多的旅行記錄和新的自駕路線,我會在日後的遊記中爲大家分享。

我是大紅姐姐,有聲電臺旅遊頻道主播,職業旅行玩家,專注小衆玩法,分享冷門目的地。旅行不是一種態度,而是生活本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