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文的(上)裏面,我們介紹了英國和法國的“親王”的由來,在(下),我們接着介紹德國、俄國及其他歐洲國家的“親王”們的故事。

首先,就是最讓人迷惑的神聖羅馬帝國及其後繼者德意志帝國的親王們——

神聖羅馬帝國及德意志帝國的親王

之所以讓人迷惑,是因爲神聖羅馬帝國和德意志帝國的貴族中,有兩個不一樣的頭銜:Prinz和Fürst,這兩個頭銜在翻譯成英文時都是Prince,在中文中都叫做“親王”,前者如歐根親王Prinz Eugen von Savoyen,後者如俾斯麥親王Otto Fürst von Bismarck。然而我們用腳後跟也能想到,既然這兩個頭銜寫法相差如此之大,它們肯定是有區別的,可是,區別在哪兒呢?

這是歐根親王……不對不對,弄錯啦……

這張羊毛頭纔是,神聖羅馬帝國最偉大的軍事統帥,其實只是個出身家族次子,下無寸土的空頭貴族

首先說Prinz,在德語地區,Prinz的意思類似於英國的Prince,強調的是大貴族的血統,但Prinz的涵蓋範圍比Prince要廣得多,Prince在英語地區一定是“王的兒子”,而Prinz之於德國人,皇帝的兒子、國王的兒子、大公的兒子、公爵的兒子、選帝侯的兒子,都可以稱爲Prinz,凸顯了德意志皇權的闇弱。也正因爲Prinz不僅僅包括“王子”,所以可能就是因爲這個原因,在翻譯中文時,採用了含義更廣泛的“親王”一詞。順便說,這也是巴伐利亞的茜茜公主只是公爵之女卻能被稱爲公主的原因。

和普通的Prince一樣,Prinz在大多數情況下並不是一個爵位,而只是一個尊稱頭銜,Prinz們的公爵、伯爵爵位纔是他們真正的爵位。但和Prince一樣同樣有一個例外,當Prinz擁有一個獨立主權的領地時,Prinz就變成了真正的爵位。

鐵血宰相可是是大家最熟悉的一位Fürst,不過他的頭銜並非是祖傳下來的,而是皇帝加封的

然後我們再說Fürst,和強調血統的Prinz不同,Fürst中很多人都沒有皇子或王子的血統,但Fürst強調的是“領地”,和歐根親王之類的空有血統和頭銜,身無寸土的空頭親王不同,Fürst來自於中世紀之前的“領主”一詞,指的是非受皇帝分封而世代擁有領土,但又沒有大到可以建立公國的程度的領主。如同德意志的公爵最初都來自於獨立的蠻族首領,後來才被皇帝納爲封臣一樣,Fürst實際就是“小號的公爵”。

所以,在德意志爵位系統中,Fürst實際上是一個介於公爵和又被稱爲侯爵的邊境伯爵之間的爵位,相當於領地更小的“小公爵”或是獨立性更強的“大侯爵”。比如在日本,就一直把Fürst翻譯成侯爵,而某些中文翻譯者將Fürst翻譯成“郡侯”或是“君侯”,其實是很貼切的。

然而Fürst爲什麼又被翻譯成“親王”了呢?筆者個人以爲,除了英文翻譯的原因外,一些後世獨立建國的王族,其身份就是Fürst,有可能對於清末的中國翻譯來說,一個獨立國家的君主僅僅是個侯爵,似乎太過不可思議,用“親王”一詞,就顯得像樣多了吧……

呼應前面說英國人的地方,爲什麼威爾士親王在德語中用的是Fürst?因爲在德國人看來,威爾士親王這個爵位,重點不在於他是英王之子,而是在於他是威爾士的統治者,所以Fürst纔是代表了他的存在意義。

總之,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Prinz還是Fürst,德意志的親王們的地位比英國和法國的親王要差了太多,某種程度上,也算是“Prinz遍地走,Fürst不如狗”了吧。

俄國親王

與德意志親王一樣,俄國親王也是一筆爛賬,不熟悉俄國貴族制度的人,看俄國的歷史會有幾個疑惑——俄國的親王怎麼那麼多?怎麼一個人又是親王又是公爵?親王爲什麼地位比大公更低?

俄國名將波將金親王,葉卡捷琳娜大帝的寵臣和情夫,他同時也擁有德意志Fürst頭銜

俄國親王的頭銜是“Knyaz”(原文爲西裏爾字母),因爲與英文的“King”有着相同的語源,因此在翻譯成英文時一般翻譯爲Prince,所以從英文翻譯中文時,往往會翻譯爲“親王”,然而“Knyaz”在直接從俄文翻譯成中文時,往往會按照其實際的階級地位翻譯爲“公爵”。換句話說,在俄國的貴族體制中,親王就是公爵,公爵就是親王,叫什麼完全取決於翻譯材料的原始來源。

因爲主謀謀殺妖僧拉斯普廷,被俄國人視爲民族英雄的尤蘇波夫親王,他也是成吉思汗的後代之一

與西歐各國稀少的公爵或親王不同,俄國的“Knyaz”家族據說一共有300多個,堪稱世界第一。這是因爲“Knyaz”的來源,是基輔羅斯時代的斯拉夫酋長家族,在後世,這些家族中實力強大的演變爲擁有獨立主權的“大公”(其中的莫斯科大公更是升級爲沙皇),實力弱小的則成爲沙皇和大公們手下主權有限的“Knyaz”。所以在俄國的貴族體制中,親王的地位始終低於大公。而且與中西歐國家不同,親王家雖屬高級貴族,但與沙俄皇家之間仍屬貴庶通婚,大公家則不受此限制。

西班牙、意大利、荷蘭、摩納哥、列支敦士登等等國家的親王

在英法德俄四個國家之外,“親王”這個爵位就少見得多了。但仍然有一些國家有着這個頭銜,他們中很多都與神聖羅馬帝國有着歷史的聯繫。

比如西班牙和意大利,歷史上這兩個國家都曾受哈布斯堡皇家的統治,他們的“親王”也和德意志的“Prinz”類似,但基本沒有類似Fürst的親王。其中意大利已經廢除了王政貴族,西班牙在波旁王朝復辟後,只保留了一個親王——Príncipe de Asturias即阿斯圖里亞斯親王,西班牙王儲的頭銜,與英國的威爾士親王類似。

這位阿斯圖里亞斯親王,大概是當今世上最可愛的一位親王了吧,除了歐根親王之外(笑)

荷蘭王國的王儲同樣是一個親王——奧蘭治親王,實際這個頭銜是荷蘭還是聯省共和國時,統治家族奧蘭治家族當主的稱號,是一個來自神聖羅馬帝國的封號——“Fürst von Oranien”,顯然,這是一個Fürst。而在荷蘭王國建立後,奧蘭治家族升級爲王族,奧蘭治親王就改寫爲荷蘭語的“Prins van Oranje”,成爲王位繼承人的封號。

當代摩納哥親王阿爾貝二世及妻子,又是一位著名的花花公子親王

摩納哥則很有意思,它的中文名字叫“公國”,可元首卻被叫做“親王”。其實這純粹是中文翻譯搞出的鍋。摩納哥的法文全稱是“La Principauté de Monaco”,字面意思其實是“摩納哥親王國”,其元首稱爲“Prince Monaco”即摩納哥親王。與之類似的還有安道爾公國,其加泰羅尼亞語全稱是“Principat d'Andorra”,同樣是“安道爾親王國”的意思,不過和摩納哥不同,安道爾沒有世襲的統治家族,歷來實行雙王制(Co-Princes),由法國總統和烏赫爾主教擔任國家的兩位共治親王。

大家好!這位是……馬克龍……親王?!

歐洲的四個超小君主國裏,還有列支敦士登大公國,然而我們看一下它的德文全稱——“Fürstentum Liechtenstein”,哪裏是什麼大公國,這是一個獨立主權的Fürst領地,充其量可以叫做“大侯國”,這大概是中文翻譯翻譯歐洲貴族時最離譜的一次了。

中文語境裏俗稱的歐洲四公國,只剩下最後一個:盧森堡大公國,也只有這一個是真正的大公國,也是世界上僅有的一個大公國。我們以後介紹不同國家的“大公”爵位時,會提到他它。

以上,我們就將歐洲主要國家的“親王”都介紹完了,當然,世界各國的貴族爵位制度各不相同,因此不可能盲目套用中國的貴族名詞去理解。包括在我們的隔壁的日本,皇子一定是“親王”嗎?“內親王”又和“公主”有什麼不同呢?,這其實也是很有趣的問題,不過就不是本文所要涉及的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