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過去的師範學院很是喫香,很多學生在高考後都會選擇報考師範類的學校,而最近幾年裏師範類學校似乎已經流行不再,大部分學生不再侷限於當老師,這部分原因是因爲過去的師範類專業對學生有補貼,而現在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也不在意那點補貼了。

不過即便這樣,隨着大學教育的普及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很多的90後都是大學畢業,因此師範類專業的學生並沒有減少,每年都會有上百萬的師範類學生畢業,但還是有很多學校的老師供不應求,甚至在一些學校會有老師同時帶兩門課,或者一個老師帶好幾個班的現象。那麼爲什麼老師一直不夠用呢?

首先,隨着媒體更多的泛濫,我們受成功學的毒害太多,而那些所謂成功的榜樣大都是商業人士,更多的金錢財富比較,人們開始變得物質,喜歡享受。而老師這種工作是絕對不是成爲流行的成功人士的,而且也不符合物質的觀念。

其實現在老師的待遇也很好,有錢是不太可能的,但過得富裕一定是沒問題的,當然,有人一定會說老師與老師之間是有差距的,其實這種差距與地區有關的。大城市的老師要比小城市的老師待遇要好,工資要高,但消費也是成正比的,富裕程度也是成正比的。

其次就是學生了,如果說人類傳承文化,文明的工作是由誰負責,那一定是老師了。老師負責將世間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個世界缺了什麼行業也不能缺少老師。但現在學習師範專業的學生畢業後很少有會去當老師的,所以雖然師範專業的學生很多,但老師還是很缺的。

最後就是學校關於老師招聘的因素了,像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競爭是很激烈的,每年的畢業生能留在一線城市的幾率還是很小的,因爲這些城市招聘老師的條件很高,什麼大學要名牌了,學歷要碩士了,成績要很高了。這些城市寧願讓職位空着也不會濫竽充數的。

總之,老師一直有缺就是上述三個原因,其實這些都是有一定的考慮的,比如招聘方面,老師這份工作本來就需要精挑細選的,並不是只要學了師範專業的學生就適合當老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