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这个国家在历史上是一个非常有特点的国家,日本的国土面积很小,但却有非常可怕的野心,想不断对外扩张。正因如此,日本和中国之间历来有一种微妙的关系,两国之间的关系时好时坏,从唐朝时日本对中国的顶礼膜拜,再到明清年代跟中国撕开脸皮大干一场。两国关系变化的背后也是日本人不断在发展,但是在宋朝时的日本人几乎没有跟当时中国产生冲突。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我们先来看一看宋朝时日本的自身情况,当时日本正处于平安时代和镰仓时代,整个国家陷于战乱跟冲突之中,局势非常动荡,而另一边宋朝也遇到一点麻烦,他们在对少数民族战斗中不断败下阵来,丢失了很多疆土。在丢失重要的燕云十六州后,宋朝已经无力对外敌构成威胁。当时宋朝跟日本之间没有任何的领土接壤,也不存在国家主权的问题,这样两国都不会和对方发动战争。相反,在宋朝迎来了我国历史上一个文化极度繁荣的年代,而日本人对于文化这种东西向来是推崇的。所以他们当时跟宋朝之间的交流比较频繁,当两个国家没有利益间冲突的时候,合作便成为了最好的出路,这一点无论是古代还是在如今都很适用。而且人们总是误认为宋朝的军队实力弱,实则不然。

宋朝虽然重视文化上的发展,但对于军队方面还是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宋朝造船业非常发达,所以宋朝的军队在航海上优势非常明显,而航海可是日本历来的命脉。在近现代,日本的海军可以算是亚洲里的霸主,而在那时他们跟宋朝比根本不值一提。此外,当时宋朝有着非常多的人口,这些人可以在随时随地都被调去当兵,所以在跟中国打仗的时候,他们会面临人数上的缺失,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日本不会跟当时宋朝发动战争。

但到了明清时代,一切却截然不同,当时日本就完成了改革,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从一开始的倭寇,再到后来的正规日本军队,他们展现出了极强的战斗力,并且给当时明清两代统治者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一方面是因为在明朝以后中国领土版权在不断扩大,而朱元璋更是把一些闹事的少数民族直接解决掉,进而直接威胁到了日本在朝鲜半岛的控制权。当然,这也和统治阶级的腐败有关系,最早倭寇来到中国时,他们大肆在中国领土上烧杀抢掠,欺压群众,而明朝的统治阶级却不管不顾,整日忙着享乐,直到后来戚继光的出现,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其次,当时中国的文化水平有些降低,不如宋朝那样繁盛。而且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中国开始从世界上落后于西方,精明的日本人自然发现这一端倪。因为他们明白,要想征服亚洲就必须先打败中国,所以在明朝时他们更多是一种试探,看看中国的国力究竟如何,而到了清朝中后期则完全变成了赤裸裸的侵略。面对日本军队强大的炮火,当时的清军根本没有招架之力,在海战中他们完败下来。但是在以前的宋朝,中国的造船业可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两个国家关系之间的好坏往往是根据对方的实力来看的,谁强谁便处于主导地位,谁弱谁就会被欺负。更何况对于两个直接有领土争端的国家来说更是如此。这也在警示如今的我们,我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加强文化方面的输出,有时候文化是比炮火更有用的进攻武器。他能改变一个人内心的想法。

虽然宋朝在中国历朝中统治力不算最强的,但宋朝的文化水平却是数一数二的。正因如此才会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才会有无数文人百花齐放的作品。文化方面的输出也是日本人不愿意跟中国打起来的原因,而这一点却往往被忽视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