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這個國家在歷史上是一個非常有特點的國家,日本的國土面積很小,但卻有非常可怕的野心,想不斷對外擴張。正因如此,日本和中國之間歷來有一種微妙的關係,兩國之間的關係時好時壞,從唐朝時日本對中國的頂禮膜拜,再到明清年代跟中國撕開臉皮大幹一場。兩國關係變化的背後也是日本人不斷在發展,但是在宋朝時的日本人幾乎沒有跟當時中國產生衝突。這究竟是爲什麼呢?

我們先來看一看宋朝時日本的自身情況,當時日本正處於平安時代和鎌倉時代,整個國家陷於戰亂跟衝突之中,局勢非常動盪,而另一邊宋朝也遇到一點麻煩,他們在對少數民族戰鬥中不斷敗下陣來,丟失了很多疆土。在丟失重要的燕雲十六州後,宋朝已經無力對外敵構成威脅。當時宋朝跟日本之間沒有任何的領土接壤,也不存在國家主權的問題,這樣兩國都不會和對方發動戰爭。相反,在宋朝迎來了我國曆史上一個文化極度繁榮的年代,而日本人對於文化這種東西向來是推崇的。所以他們當時跟宋朝之間的交流比較頻繁,當兩個國家沒有利益間衝突的時候,合作便成爲了最好的出路,這一點無論是古代還是在如今都很適用。而且人們總是誤認爲宋朝的軍隊實力弱,實則不然。

宋朝雖然重視文化上的發展,但對於軍隊方面還是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宋朝造船業非常發達,所以宋朝的軍隊在航海上優勢非常明顯,而航海可是日本歷來的命脈。在近現代,日本的海軍可以算是亞洲裏的霸主,而在那時他們跟宋朝比根本不值一提。此外,當時宋朝有着非常多的人口,這些人可以在隨時隨地都被調去當兵,所以在跟中國打仗的時候,他們會面臨人數上的缺失,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日本不會跟當時宋朝發動戰爭。

但到了明清時代,一切卻截然不同,當時日本就完成了改革,整個國家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從一開始的倭寇,再到後來的正規日本軍隊,他們展現出了極強的戰鬥力,並且給當時明清兩代統治者造成了極大的困擾。一方面是因爲在明朝以後中國領土版權在不斷擴大,而朱元璋更是把一些鬧事的少數民族直接解決掉,進而直接威脅到了日本在朝鮮半島的控制權。當然,這也和統治階級的腐敗有關係,最早倭寇來到中國時,他們大肆在中國領土上燒殺搶掠,欺壓羣衆,而明朝的統治階級卻不管不顧,整日忙着享樂,直到後來戚繼光的出現,才解決了這個問題。

其次,當時中國的文化水平有些降低,不如宋朝那樣繁盛。而且也就是從那時開始,中國開始從世界上落後於西方,精明的日本人自然發現這一端倪。因爲他們明白,要想征服亞洲就必須先打敗中國,所以在明朝時他們更多是一種試探,看看中國的國力究竟如何,而到了清朝中後期則完全變成了赤裸裸的侵略。面對日本軍隊強大的炮火,當時的清軍根本沒有招架之力,在海戰中他們完敗下來。但是在以前的宋朝,中國的造船業可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兩個國家關係之間的好壞往往是根據對方的實力來看的,誰強誰便處於主導地位,誰弱誰就會被欺負。更何況對於兩個直接有領土爭端的國家來說更是如此。這也在警示如今的我們,我們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也不能忘記加強文化方面的輸出,有時候文化是比炮火更有用的進攻武器。他能改變一個人內心的想法。

雖然宋朝在中國曆朝中統治力不算最強的,但宋朝的文化水平卻是數一數二的。正因如此纔會有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纔會有無數文人百花齊放的作品。文化方面的輸出也是日本人不願意跟中國打起來的原因,而這一點卻往往被忽視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