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崇禎接過明朝皇帝這一職位的時候,其實也是接過了一大堆爛攤子。對外,北方的後金一直不安分。對內,又有魏忠賢。好不容易扳倒了魏忠賢,又開始各種天災人禍,各地流民不斷。只是裁撤驛站,就鬧出了一個李自成。崇禎心裏苦。他沒日沒夜的幹活,就想要換一箇中興的局面。他把希望放在很多人身上。這些人有的不負重託,像孫承宗,修建了關寧錦防線,收復了四百餘里失地。有的被殺了。有的投降了皇太極。
對於投降後金,洪承疇一開始是拒絕的。崇禎待他不薄。洪承疇原本只是一個貧苦人家的孩子,因爲年幼聰明受到賞識,纔有了讀書的機會。考中進士後,調任到刑部任職。崇禎在位時期,洪承疇開始調任地方當官。
崇禎年間,最大的兩個問題,一個是流民起義,一個是北方邊關。這兩個問題,洪承疇都遇到過。他被選爲地方官當參政不久,就碰到了流民造反。
最開始的時候,明朝是以招撫爲主,剿滅爲輔,希望能逐步平息流民問題。但洪承疇採用的辦法卻完全不同。他完全是以剿滅流民爲主,恨不得以斬草除根的方式解決問題。甚至,洪承疇還經常搞殺降。
這個做法,雖然無法解決流民的長期問題,但在短期內,確實能夠遏制流民擴散。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起義軍被不斷剿殺,倉皇而逃。洪承疇也因爲平定流民有功,被崇禎重用。等到清兵侵犯明朝邊境的時候,崇禎毫不猶豫的讓洪承疇接過這個重任。
當時明朝雖然衰落,但實力仍然不容忽視。崇禎糾集了十幾萬精銳,準備跟清朝展開一場大型會戰。只是戰事不利,明軍大敗,洪承疇被清軍圍困在松山。可以說,在當時,洪承疇的表現還是合格的。他曾多次表示要決一死戰,並且在松山堅守了半年。如果不是因爲部將祖大壽等人率先開城投降,洪承疇應該還會繼續再堅持下去。
不過,一開始準備誓死不降的洪承疇,最後還是選擇俯首帖耳。在北京,崇禎知道洪承疇被俘後,認爲他已經英勇就義,甚至還親自爲他寫了一份悼文《崇禎皇帝御製悼洪經略文》。可誰也沒想到,換來的卻是這個局面。
洪承疇投降後,專門幹起了對付明朝的事情。後來清兵入關後,得以順利坐穩江山,確實離不開洪承疇的“出謀劃策”。
跟洪承疇不同,崇禎重用吳三桂的時候,已經到了接近亡國的局面。李自成的起義軍聲勢愈加浩大,當年孫承宗構建的關寧錦州防線已經被攻破。北方唯一的重兵,只剩下吳三桂手下的那支軍隊。
而明朝的將領基本也已經凋零殆盡。也只有吳三桂還可以依靠。崇禎甚至還賜給吳三桂一把尚方寶劍,以示恩重。當然,爲了防止吳三桂有二心,崇禎還是把吳三桂的家人都留在北京。
當李自成的大軍從西安一路殺向北京的時候,情況變得萬分危急。沿途明軍守將基本沒有經過太大的抵抗,就紛紛投降。在這樣的情況下,崇禎把希望放在吳三桂身上。吳三桂被加封爲平西伯,着令火速進京勤王。
接到命令後的吳三桂,確實第一時間出兵。只是,等他趕到半路的時候,李自成已經攻破北京。崇禎皇帝已經自縊煤山。此時的吳三桂成了一顆孤子,處於李自成和皇太極的夾縫中。以吳三桂的實力,只能兩方選擇一方,很難做到自立。最後,吳三桂投靠了皇太極,成爲後來的“平西王”。
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微信公衆號:腦洞外星人,一個研究地球歷史的外星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