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曹操爲了充軍餉設立了“摸金校尉”這個職位,至此盜墓賊這個行業就開始發展起來,這個職業隨着時間的流逝了和朝代的更替並沒有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而是隨着國家的發展一直流傳到了至今。盜墓賊可以說是最沒有道德的職業之一,因爲盜墓賊,根本不會將“死者爲大”這樣的觀念放在心裏,墓中的文物就是他們最在乎的東西。

盜墓賊如此囂張,但是令有很多人感到不解的是,在這個盜墓賊如此猖獗的年代裏,爲什麼劉備的古墓一直沒有被挖掘呢?劉備是誰?劉備作爲“四大名著”之中《三國演義》裏的人物,在我們心中具有極高的地位,它是蜀漢時期的開國皇帝,同時也是桃園三結義中的大哥,在三國爭霸的戰爭中佔據着極高的地位,可能是天妒英才,這樣一位偉人在去世之前活得非常痛苦,兄弟相續死去,自已也因爲兵敗夷陵鬱鬱寡歡,痛苦離世。

在我國的考古歷程中有很多皇帝的古墓都被盜墓賊特殊關照過,就連關羽的陵墓都被盜墓賊盯上了,可是千百年來,唯獨沒有傳出劉備古墓被盜的信息,這也引起了人們的注意,爲什麼盜墓賊沒有盜他的古墓呢?這件事情這民間具有很多的說法。有人說是因爲關羽的原因,關羽因爲武功高強,驍勇善戰十分的後人的喜愛,後來還被封爲“武聖人”,而劉備作爲關羽的兄弟盜墓賊完全是看在關羽的面子上這纔沒有盜墓的。其實這個說法其實是不成立的,畢竟關羽的古墓也有被盜墓賊盜掘的痕跡。還有一種是說法就是當時的蜀漢時期連年戰爭,即使找到了古墓也根本不會有什麼重要的文物,所以盜墓賊才放棄了挖掘。對於這些說法專家們直冷哼:等他們找到古墓再說吧!

在專家們的研究之下衆人才得知原來盜墓賊不盜掘劉備的古墓完全就是找不到古墓的所在位置。根據史書《三國志》上的記載顯示,劉備死後他的屍體被後人從長安運往成都,後來就葬在惠陵。歷史雖記載着這些信息,可是民間還有很多關於劉備陵墓所在地的說法,第一種說法是說,劉備的古墓其實是在成都武侯祠裏;第二種說法是,他的陵墓其實是被運往四川的,就葬在彭山的蓮花壩;第三種說法是,劉備陵墓的真正位置其實是在奉節。民間的說法雖然多但是劉備的陵墓的真正位置至今還是一個謎。

上千年來,有很多人試圖找出劉備的古墓,但無論有了什麼方法都是一無所獲。所以關羽劉備的古墓問題至今仍然是一個謎團。但是在史書《衣冠陵》中清末的作者徐心餘曾經在“三國盜墓”篇中提到,在清朝年間的時候,有一位老農在惠陵地裏勞作,可是突然挖到了一塊磚頭,他十分好奇又繼續往下挖結果越挖磚頭越多,後來竟然挖出一個古墓來。隨後很多人都認爲史書上記載的是真的,這座古墓就是劉備的墓地。但是在古墓內根本沒有發現屍體,所以這個古墓到底是不是劉備的這個也無法考證。

白駒過隙,時光荏苒。現如今距離蜀漢時期已經有將近2000多年的時間,可是劉備古墓真正的位置至今仍然沒有什麼消息。但是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最起碼他還安然無恙地在土層之下埋藏着,永遠不會被盜墓賊發現。等待着將來有一天時機成熟了便出現在衆人面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