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按照部署,陝西省西安市公安局對該案提級偵辦,成立專案組,並堅持案件不破專案組不撤,先後組織民警輾轉13個省市覈查相關線索,查找被拐人員。2009年,全國公安機關打擊拐賣兒童婦女犯罪專項行動開始後,公安部將該案列爲督辦案件,組織陝西等地公安機關全力偵辦,查找解救被拐人員。

原標題:公安部:一名2歲時被拐人員經警方歷時32年努力成功找回

中新網北京5月18日電 (記者 張子揚)記者18日從公安部獲悉,近日,陝西警方在四川警方支持配合下,經過32年不懈努力,成功找回一名2歲時被拐人員。5月18日15時許,公安部組織陝西公安機關安排毛振平、李靜芝與被拐32年的兒子毛寅在西安市公安局認親,一家人終得團聚。

 

1988年10月17日,毛寅(1986年2月23日出生)在陝西省西安市西大街一酒店門口被拐走。案發後,公安機關立即開展偵查,大範圍走訪調查目擊者和周邊羣衆,並專門赴安徽、山東、山西等地對有關線索進行覈查,但相關工作均未取得有效進展。2009年,全國公安機關打擊拐賣兒童婦女犯罪專項行動開始後,公安部將該案列爲督辦案件,組織陝西等地公安機關全力偵辦,查找解救被拐人員。按照部署,陝西省西安市公安局對該案提級偵辦,成立專案組,並堅持案件不破專案組不撤,先後組織民警輾轉13個省市覈查相關線索,查找被拐人員。

今年4月底,陝西西安警方獲取一名四川人多年前曾花6000元收養一個西安兒童的線索後,立即對疑似對象進行篩選摸排,發現四川綿陽男子顧某寧與毛寅高度相似。隨即,專案組民警前往四川進行覈查,在當地公安機關配合下,經DNA對比確認顧某寧就是32年前被拐的毛寅。目前,專案組正進一步深挖相關線索,全力偵辦案件,一查到底,依法嚴懲涉案人員。

據介紹,李靜芝在32年的尋子歷程中積極參與打拐志願活動,將收集到的失蹤兒童信息及時提供公安機關,助力打拐工作。西安市公安局根據線索破獲相關案件,先後找回4名被拐多年的兒童。

據瞭解,全國公安機關堅持對拐賣犯罪零容忍,深入推進“打拐”專項行動,嚴格落實兒童失蹤快速查找機制和偵辦拐賣兒童案件“一長三包”責任制,快偵快破現行拐賣案件,現行盜搶兒童案件案發量每年不足20起。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佈平臺“團圓”系統自2016年5月15日正式上線運行以來,共發佈4467名兒童的失蹤信息,找回兒童4385名,找回率98.2%。目前,全國公安機關已通過積案攻堅和DNA數據庫比對等方式,找回6300餘名被拐多年的兒童,讓他們重新與家人團聚。

公安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公安機關將針對拐賣犯罪的新形勢新特點,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作配合,完善工作機制,創新技術手段運用,嚴厲打擊各類拐賣犯罪,積極深入開展源頭治理和綜合治理,切實保障兒童婦女合法權益。反拐工作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需要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和支持,希望廣大羣衆繼續關注支持打拐反拐工作,爲公安機關提供更多線索,爭取早日實現天下無拐。(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