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靜芝重獲愛子的故事,無疑又給了許許多多尚在尋子路上的家庭以希望。1988年,兒子毛寅丟失,此後,李靜芝踏上了漫長而艱辛的尋子之旅。

(原標題:“打拐媽媽”32年尋回愛子:一場永不放棄的救贖)

▲打拐媽媽與被拐32年兒子團圓,尋親故事曾登上倪萍節目牽動全國觀衆。新京報我們視頻截圖

尋子32年,終於團聚。

這不是電影裏的情節,而是發生在李靜芝身上的真實故事。

這故事起於“尋子”,但不只是“尋子”,還有“尋與幫尋”——這32年裏,她幫別人找到了29個被拐的孩子。

第30個,纔是她自己的。

也因如此,李靜芝又被稱爲“打拐媽媽”。

而她的打拐之路,是被執拗支撐的,也是被希望托起的。

堅持尋子多坎坷

在電影《失孤》中,劉德華演繹的雷澤寬,騎一輛破摩托,戴一頂黑頭盔,套一身破布包,挑兩杆尋子小旗子,風塵僕僕、風裏雨裏尋子15年而未得。他滿面、滿身的塵土,蹲路邊端飯缸喫麪的場景,給觀衆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現實中的尋子之路,也註定充滿艱辛。

李靜芝尋子的時間跨度,是“雷澤寬”的兩倍之久。

1988年,兒子毛寅丟失,此後,李靜芝踏上了漫長而艱辛的尋子之旅。直到今年4月底,陝西警方通過DNA對比找到了毛寅。

等到這對母子重聚時,兒子已過而立之年,老母親則從年輕轉爲年邁。鏡頭捕捉了他們久別重逢、含淚緊緊相擁的一幕,這讓無數人淚目。

這一切,來得太不容易,尤其是對“打拐媽媽”李靜芝來說。

孩子丟失,對於父母而言,在精神層面上無疑是一場極大打擊。

而長時間的尋子不獲,更是一種長久的精神折磨。

1988年當李靜芝聽到兒子丟失的消息後,便瞬時昏倒在地。而在往後的尋子過程中,她盼子心切,更是時常出現幻聽,還會半夜在屋子亂轉找孩子,或站在窗口大喊兒子的小名“嘉嘉、嘉嘉……”

這種精神上的渴盼,也催動她不辭辛勞,不遠萬里地一次次外出尋子。

這些年,她印過10萬份尋人啓事,足跡遍及陝西、山東、河北、河南、安徽、浙江等20個省份的數百個城市鄉鎮。她找到300多個與兒子有關的線索,也見到了300多個可能是兒子的孩子。不過300多個希望,最終都落空了。

漫長的尋子路,不僅沒有打垮李靜芝的精神,反而磨礪出她堅韌的心志。在兒子失蹤近10年之後,2007年,李靜芝開始做起了尋親志願者,她在尋子,也在幫人尋子。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李靜芝等到了她配得上的“奇蹟”。

今年4月底,陝西西安警方獲取一份失蹤兒童的線索,隨後立即對疑似對象進行篩選摸排,發現這個孩子與李靜芝失蹤的兒子高度相似。隨後,在相關機構配合下,經DNA對比確認此人正是毛寅(嘉嘉)。

李靜芝收到這個“天大的好消息”,是在母親節當天。這對她無疑是莫大的告慰。

悲劇起,喜劇落。對李靜芝來說,兒子丟失與重獲的瞬間,都被定格。而這兩個瞬間,卻也間隔出了李靜芝迥然相異的人生。

▲終與被拐32年兒子團圓,對話李靜芝:我手一直抓着兒子怕再丟了。新京報我們視頻截圖

希望是個好東西

在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逃出生天的安迪寫信給獄友,說“希望是個好東西”。

希望的確是個好東西,李靜芝之所以能堅持而不怠,能穿過32年的風雨悲苦,端賴於此。

念念不忘的她,最終也收穫了希望。

有人曾列數人生所能遭遇的痛苦,其中尤以喪子之痛爲甚。而相比喪子之痛,失子之痛似乎又更多了一層折磨。失去孩子之後,頭上彷彿時刻懸着一把劍,孩子一日不還,心也一日難安。

好在,這種痛的另一面,還有希望在。

李靜芝曾坦言,找到失去的孩子,過去曾是她生活下去的動力。這一“希望”對她如此重要,以至於在與毛寅重逢之後,重新迴歸日常生活後,報道中說,“她的激情彷彿消失了”。

她曾經帶着這種希望跑遍全國,在成百上千個村鎮的街頭巷尾張貼尋人啓事。她也曾將這種希望傳遞給其他人,爲他人助燃起尋獲孩子的希望。

如今毛寅回來了,很多還在尋子的人都紛紛跑去合影,說是能沾沾喜氣。李靜芝重獲愛子的故事,無疑又給了許許多多尚在尋子路上的家庭以希望。

李靜芝重新找回兒子,某種程度上得益於尋親節目的助推,得益於警方偵查能力、技術鑑別能力的提升。

而在更高、更廣層面上,有更多家庭尋獲了失去的孩子,也得益於近年來國家、社會在技術、法律、組織層面上爲打拐所邁出的步子。

比如,全國已經建立了打拐DNA數據庫,比如在法律上明確了拐賣婦女兒童問題上的“買賣同罪”,比如打拐的社會組織變得更有系統、也更加有力量。

這些原本也是一堆人“念念不忘”的“迴響”,到頭來,也給更多的家庭帶去了希望。

李靜芝的堅持與忍耐收穫了愛子重逢,30多年來抱持的“希望”,以一種戲劇化的方式得遂所願,這是一個讓人備受感動的故事,也是一個傳遞希望的故事。

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希望。這是李靜芝尋子故事的精神主線。

雖百折而不撓,雖遇挫而不放棄希望,她配得上用執着找尋換來的奇蹟。

而奇蹟本也是對心懷希望者的犒賞。

相關推薦
  • 人大代表:建議將收買婦女兒童納入地方政府考覈
  • 心酸!聾啞兒走失13年,靠一首童謠一路乞討找到家人
  • 一場最典型的解救拐賣兒童案
於正心 本文來源:新京報 作者:狄宣亞 責任編輯:於正心_NBJS465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