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借助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的实景展示,不同学科教授共话稻作起源,可以让学生系统了解中国稻作的辉煌历史和灿烂文明、了解中国特色水稻栽培学的历史和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现代水稻栽培理论与技术的兴趣。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一堂在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开启的水稻栽培学课程上线,水稻栽培学教授从稻作起源与文化说起,为学生开启了一堂体验式、沉浸式的精彩课程,农业科技史教授同时在博物馆现场通过实物进行了讲解。

原标题:博物馆日丨南农教授农博馆里话稻作

你了解稻作的起源吗?

绵延千年的稻作文化是如何演变的?

为什么要发展现代栽培技术?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一堂在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开启的水稻栽培学课程上线,水稻栽培学教授从稻作起源与文化说起,为学生开启了一堂体验式、沉浸式的精彩课程,农业科技史教授同时在博物馆现场通过实物进行了讲解。

“起源于中国的水稻是东方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诸多文明受其深刻影响,延绵数千年……”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农学院丁艳锋教授从稻作起源说开来,围绕稻作分布与作用、稻种起源与发展、稻田生态与模式、稻作理论与技,结合农博馆里的水稻生产场景模型,以及最新科技文献,引入现代栽培技术,让学生在“云”上即可“触”达稻作文化的发展脉络,以及现代栽培技术的“硬核”实力。

课程中,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负责人、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卢勇教授从入口楹联“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说起,依次选取远古时期的碳化稻谷、清代大型龙骨水车、梯田地貌、稻田种养等“镇馆之宝”,讲述农耕文化的发展演进。

怎么想到将稻作课“搬”进农博馆?

两位教授又是如何从不同学科切入,将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科技交融碰撞的呢?

远古时期的碳化稻谷

据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李刚华教授介绍,水稻栽培学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较为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水稻栽培学的内涵、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借助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的实景展示,不同学科教授共话稻作起源,可以让学生系统了解中国稻作的辉煌历史和灿烂文明、了解中国特色水稻栽培学的历史和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现代水稻栽培理论与技术的兴趣。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处长张炜表示,将水稻栽培学这门专业课搬进农博馆,这种‘体验式、沉浸式’的教学方法是对传统教学形式的创新,可以有效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作出全方位、多视角的分析与思考。值得一题的是,挖掘稻作起源这一主题背后蕴含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有助于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方面。

2004年正式开馆的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建于南京农业大学校园内,是中国第一个系统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国农业历史与文化的专题博物馆。博物馆以中国农业起源为起点,以科技发展为主线,农业制度、农村经济和农业文化贯穿始终,系统展示了从原始农业到传统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的演变过程,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农业发展的特色和成就。

藏品包括历代的石、铜、铁制系列古农具1000余件实物,古代农业作物和动物标本,中外农业土壤标本,以及反映中国古代农业生活和农业文化的各类文物。

资料 | 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

文字 | 南京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许天颖

照片 | 南京农业大学 党委宣传部 王爽

视频 | 南京农业大学图书与信息中心 周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