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孩子学步是身体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在孩子学走路的这个阶段,家长的做法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不仅仅是生活上,更是行为态度上。在孩子学走路的时候家长需要做什么。

宝宝学走路是孩子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了,代表着人生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不会走到处要父母抱到开始学走路自己用脚步丈量这个世界带给孩子的是新奇与探索,带给父母的则是考验。

学走路这件事情不想我们想的那么简单,啥时候学走路、怎么走路、用什么方式都需要家长的认真思考,一不小心可能会导致孩子的遗憾。

小李家宝宝从出生后就放在了老家让奶奶带,自己和丈夫每隔几天跟宝宝通一下视频,几个月的孩子变化很快,几天不见就好像变了个样。

前一个月通视频的时候婆婆说孩子已经开始学走路了,听到这自己就在想"孩子才9个月可以走路吗",但是鉴于自己没有经验,而婆婆已经带过好几个孩子长大,比自己有经验就没说什么。

但是就在前几天婆婆发来的视频中,婆婆扶着孩子走路,看起来挺好的,但是自己总觉得那儿觉得奇怪但是又看不出来。

叫来孩子爸爸看,这问题就发现了,感觉孩子好像有点 O型腿。这个发现吓得夫妻俩赶紧回去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

大夫说没什么,可能是纸尿裤膈应的孩子腿有点变化,而且小孩开始学步都会有点O型腿,过段时间就好了。

但是对于9个月大的孩子学走路,医生建议最好不要过早,正常情况下应该等到孩子1岁以后再学走路,要不容易影响孩子发育。

听到这小李回家赶紧让婆婆停下了训练,她也担心过早的学走路影响宝宝的身体发育。

学习走路是每一个孩子必须学会的技能,虽然学会走路会由于孩子的身体发展差异不一样,但是开始学走路的时间却是在某一个时间段左右。

儿科医生指出:幼儿在10个月大的时候就可以学走路了,一般孩子会用5个月左右时间学会走路,其中10-12个月会扶着东西站立,12个月以上可以扶东西走路,13-15个月就可以放手让孩子慢慢走了。

小孩学走路应该在恰当的时候,在孩子肌肉和骨头都发育的差不多的阶段学走路是最为合适的。学步过早的危害

1. 影响下肢

婴儿身体的发展规律是:2个月的时候会抬头,4个月的时候学会翻身,6个月的时候学会做,8个月的时候会爬,10个月会站立。

最佳的学步时间是在孩子10个月的时候,如果在孩子10个月之前就锻炼孩子的走路,由于腿部肌肉和骨骼不能支撑身体太长时间,就可能影响孩子的下肢变形,O型腿和罗圈腿是孩子学步不正当最常见的遗留问题。

2. 影响脚部力量

为了锻炼孩子走路,家长一般会为孩子安排学步车辅助练习,在孩子下肢力量还不足以支撑上身的时候,使用学步车孩子会用脚尖走路。

就算孩子更早的学会了走路,也会因为脚底的关系缺乏身体的协调性,容易跌倒走路不稳。在孩子学走路的时候家长需要做什么

1.学步鞋的选择

在孩子学步的时候家长会给孩子准备学步鞋帮助孩子学走路,在学步鞋的选择上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的。

选择学步鞋的时候应该注意不要买材质过硬的写容易磨伤孩子的脚,鞋底稍软一点比较适宜。

孩子学走路时因为身体往前倾的原因脚也会往前挤,因此在选鞋子的时候应该要孩子脚的正常尺寸大上一寸。并且圆头鞋比较不磨脚是比较好的选择。

2.保护孩子

孩子学步的时候特别容易跌倒,家长需要做好沿途的防护措施,保护孩子不受伤害。

在宝宝前进的路上,需要保证地面没有阻挡物和杂物;孩子学步的地方应该足够宽敞,周边的桌椅和墙角应该用海绵包起来,以免磕到孩子;在孩子学走路的时候家长就需要辛苦一点随时看护,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这里需要注意,保护孩子只是要保护孩子在学走路的路上不被外界因素伤害到,但是家长不需要过度的保护孩子,这样他永远都只能在家长的保护下生活。

家长过度的保护只会让孩子养成遇事就退缩、害怕受伤害怕跌倒的性格,这样的人长大后在社会上、工作中是吃不开走不远的。

孩子学步是身体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在孩子学走路的这个阶段,家长的做法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不仅仅是生活上,更是行为态度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