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醉”香的家乡菜,年年变换着花样,但独特的“醉”味在流水席和馆子宴的较量切磋中得以传承,满足着家乡人们的胃,也撩着异乡漂泊人们的心。包揽了家乡农村所有红白喜事的流水席,在过去三十多年里,俨然成为了时代发展变迁的主角。

文 | 小栀

图 | 小栀

回老家,对我来讲,是件奢侈的事情。

奢侈地享受每一个有鸟儿唱歌的清晨;

奢侈地倚在藤椅上仰望璀璨的星空;

奢侈地让眼睛感受一年四季的绿色;

但最奢侈的,莫过于,尝遍家乡一道道美食。

文蛤肉烧笋干

作为地道的江苏人,我深为家乡的美食而骄傲。在京的日子,也常常会把家乡经典美味推荐给大家,比如那些“醉”味。只可惜,北方人对于生食还是比较顾忌,不敢轻易尝试,自然也就无法感受和领会此类美味的至真至纯了。

醉海蟹

很小的时候,曾在母亲的一位朋友家里吃过肥美的“醉蟹”,至此,便再也无法忘却那段记忆。在北京的36年时光里,每每想到那个场景,就忍不住地流哈喇子,即便北京有著名的烤鸭、有响当当的老字号。

醉海蟹

36年里,每2-3年的一次“乡”聚,次次都珍贵无比,亲人们用最高规格迎接我们的归来,哪怕生活并不富裕。

醉海蟹

36年,作为江苏中部地区的家乡,虽然没有苏南地区发展得迅猛,但也可以说是令人刮目相看了。尤其美食文化,也伴随经济的发展而上升到更高水平。

醉泥螺

流水席的菜谱,已经换了一茬又一茬:

从过去的一只螃蟹剁成4瓣端盘上桌,

到现在一人独享一整只;

从过去用零星的文蛤肉盖浇韭黄,

到如今的整盘铁板文蛤;

头菜从过去的鱼肉菜,到整鸡菜,

再到如今的海参菜、鱼肚鱼皮菜、鲍鱼竹蛏菜。

铁板文蛤肉

烩蹄筋

醉蛏鼻

包揽了家乡农村所有红白喜事的流水席,在过去三十多年里,俨然成为了时代发展变迁的主角。

爆炒泥螺

而随着农村饭馆的兴起,家乡的人们也开始逐渐改变传统的待客方式。

“下馆子”不再那么稀奇,菜肴也在这种形式的变化中悄悄转型,曾经的“醉”味不改,新的各式“醉”味却又锦上添花。

凉拌海蜇

醉蛋

醉虾

醉海蟹

“醉”香的家乡菜,年年变换着花样,但独特的“醉”味在流水席和馆子宴的较量切磋中得以传承,满足着家乡人们的胃,也撩着异乡漂泊人们的心。

红烧鲫鱼

喜欢“醉”味的你,要多多给小栀留言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