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到這裏可能有很多小夥伴都會覺得那3位師長出賣國家讓人唾棄,可是戰爭就是如此殘忍,並不是每一個軍人都有着堅強的毅力和國家榮譽感。有這樣一場戰爭,正是因爲軍隊內“叛變”加劇了失敗,當真是和敵人上演了一幕裏應外合。

我們經常會在電影或是電視劇中看到過這樣的劇情,本來是勝券在握的戰鬥卻因軍隊內有內奸最後輸得一塌糊塗。確實,打仗最怕的就是“自己人”和“敵人”裏應外合,即使是現代,在其他國家安置“間諜”也是一種常用的手段。有這樣一場戰爭,正是因爲軍隊內“叛變”加劇了失敗,當真是和敵人上演了一幕裏應外合。3名坦克師師長被策反,帶3萬坦克兵共同叛變,還順走800輛坦克,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場戰爭就是海灣戰爭。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美國和伊拉克之間爆發了海灣戰爭,美國作爲老牌軍事強國自然是勝券在握,先進的武器和精良的軍隊讓美國在短短四十二天之內就把伊拉克打的潰不成軍。雖然伊拉克與美國的軍事實力差距很大,但加速伊拉克失敗其實還有另一個原因。
在戰爭打響之前,美國就已經偷偷在伊拉克設立了情報機構,爲美軍傳遞消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有3名坦克師長加入了美軍的陣營,變成“內奸”,帶走了3萬伊拉克軍人,不僅如此,還順走了八百多輛坦克!失去了如此多重要的軍官和數量如此之多的坦克,可想而知,這對伊拉克來說是多麼大的打擊,陸地戰鬥中強有力的武器都歸入敵方戰營,這也是爲什麼在海灣戰爭中,美國可以如此輕鬆踏平伊拉克。
看到這裏可能有很多小夥伴都會覺得那3位師長出賣國家讓人唾棄,可是戰爭就是如此殘忍,並不是每一個軍人都有着堅強的毅力和國家榮譽感。伊拉克的戰敗既是意料之中卻也令人感嘆。攘外必先安內,即使是再強大的軍隊也會因爲小小的間諜造成關鍵性的失敗,歷史上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不禁令人唏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