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揹負罵名的人很多,如蔡京、秦檜、魏忠賢等,他們都是臭名昭著的奸佞之臣,沒少做禍國殃民、危害百姓的事,但他們的所作所爲與下面這3人相比,還是小巫見大巫,對國家造成的危害要小很多。

一、石敬瑭

石敬瑭是五代十國時期後晉的開國皇帝。

五代十國是我國有名的亂世,因爲唐朝留下的藩鎮紛紛割據一方,成了諸侯,他們之間兼併戰爭不斷,這也讓五代十國時期的王朝更迭特別頻繁。這個時期完全遵循的是叢林法則,弱肉強食,所以各諸侯都積極地拉攏幫手,增強自身實力,石敬瑭爲了增強自身實力,主動討好契丹。

石敬瑭認了小他十歲的契丹君主耶律德光爲“父親”,還將中原王朝的燕雲十六州割讓給了契丹,在契丹的幫助下,他建立了後晉。但後晉沒幾年,就被其他勢力給滅了,而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卻給中原王朝帶來了數百年禍患。燕雲十六州是今天的河北、山西、天津一帶,它有不少肥沃的土地,同時該地山地較多,是中原王朝阻隔遊牧民族南下的一道天然防線。

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這讓契丹有了肥沃的土地和更多的人口,使契丹可以長久保持強盛。同時,沒了燕雲十六州,契丹也能更容易入侵中原王朝。

燕雲十六州對中原王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中原王朝皇帝一直想將其奪回來,最有希望的後周君主柴榮,他是一個很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一生鮮有敗績,但他在準備奪取燕雲十六州之前病逝了,之後的幾位宋朝皇帝,也出兵奪取過燕雲十六州,但都失敗了。沒了燕雲十六州這道天然防線,兩宋一直遭受北方遊牧民族欺負,還發生了澶淵之盟、靖康之恥等恥辱事件。

二、司馬炎

司馬炎是晉朝的開國君主,他當皇帝初期,還是一個很有作爲的君主,對外滅了東吳,完成三國統一,對內勵精圖治,出現了太康之治這個盛世,但取得一些成績後,他開始放飛自我,沉迷享樂了,他因爲嬪妃過多,還找了個羊車,每天讓羊拉着他在宮中轉,羊走到哪個嬪妃門前停下,他就在哪個嬪妃寢宮過夜。

最糟糕的是,司馬炎還爲晉朝選擇了司馬衷這個白癡皇帝。司馬炎有很多兒子,但由於司馬衷是嫡長子,所以他還是選擇將皇位傳給了司馬衷,司馬衷智力有限,沒法管理朝政,這讓權力落在了皇后賈南風之手,但賈南風爲人歹毒,做了很多惡事,她也因此付出了代價,被大臣殺害。

賈南風死後,司馬家族諸王爲了爭奪權力,上演了內鬥大戲,即赫赫有名的“八王之亂”,中原王朝內鬥後,給了周邊少數民族機會,匈奴、鮮卑、羯、羌、氐趁機入侵中原王朝,他們進入中原後,燒殺搶劫,無惡不作,給中原百姓帶來了沉重災難,中原王朝也差點在他們手中亡國。可以說,司馬炎傳位於司馬衷的這個昏庸決定,不但害了中原百姓,還差點讓中原王朝亡國。

三、慈禧

慈禧是大清晚期的掌權者,但也是大清的罪人,慈禧執掌大清的時候,由於大清閉關鎖國造成了各方面的落後,這讓大清一直遭受列強的欺負,但慈禧作爲大清的掌舵人,不但不着手改變,還爲了自身權力,選擇“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用大清的土地、錢財和主權來討好列強。

同時,列強的堅船利炮打開大清的國門,這讓大清認識到了自身的落後,有識之士提出了睜眼看世界,開展洋務運動等,這些活動慈禧是支持的,但慈禧不願爲這些活動讓出自身的利益,如洋務運動中要打造現代海軍,但是慈禧爲了給自己過生日、建圓明園等,挪用了不少海軍費用,這影響了大清購買堅船利炮,組建現代海軍。

甲午中日之戰慘敗後,光緒皇帝認識到了僅靠“師以夷長技以制夷”救不了大清,所以他想從各個方面着手改革,但光緒的改革影響到了慈禧的權力,她爲了維護自身權力,又發動了戌變政變,將光緒軟禁了起來,同時廢除了維新變法的所有內容,這讓大清失去了一次拯救自己的機會。

慈禧臨死前,光緒也被人毒殺,很可能是慈禧害怕死後遭光緒報復,提前讓人除掉了光緒,這導致她死後,大清落在了3歲的溥儀之手,溥儀沒有能力改變局勢,所以大清隨即走向了滅亡。

慈禧既貪權又自私,她只顧自己的享樂和權勢,從不顧及百姓和國家的利益,只要不威脅她的權力,國家的土地、財產、主權都可以給列強,即使有拯救大清的機會,只要威脅她的權力,都會被她全力破壞,慈禧註定是一個釘在恥辱柱上的人,她卑鄙且自私,是大清和國家的罪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