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万个为什么》可以算作他的成名作,很多报刊编辑在这套书出版后纷纷向他约稿,而他的人生命运也从此与之相连。我是初版本写得最多的一个作者──初版本最初出五卷,共947个“为什么”,我写了326个,占全书的三分之一左右。


著名作家叶永烈于2020年5月15日上午在上海逝世,享年80岁。叶永烈是一位高产的作家,著作丰硕。《十万个为什么》可以算作他的成名作,很多报刊编辑在这套书出版后纷纷向他约稿,而他的人生命运也从此与之相连。澎湃新闻经授权摘发天地出版社《历史在这里沉思》一书中的相关文章,以示纪念。

我的幸运还不只在于第一本书《碳的一家》顺利、迅速出版,而且还因此成了《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

《十万个为什么》第一版

我是初版本写得最多的一个作者──初版本最初出五卷,共947个“为什么”,我写了326个,占全书的三分之一左右!我也是这套书最年轻的一个作者──写这套书时我只20岁,出书时我只21岁。


叶永烈与曹燕芳看《十万个为什么》

我小小年纪,被少年儿童出版社委以重任,为《十万个为什么》挑大梁,成为《十万个为什么》的“开国元勋”……那时的我,跟读者的年龄相差并不大。正因为这样,如今很多四五十岁的《十万个为什么》的老读者见到我,都很奇怪,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我该是个“老爷爷”了——连《十万个为什么》都已50多“岁”了嘛!


1962年上海《解放日报》报道《〈十万个为什么〉大受欢迎》

《十万个为什么》的成功,还在于“套”字上。《十万个为什么》在策划初版时,就注意到成龙配套的问题。初版分物理、化学、天文气象、农业、生理卫生五册。后来,增加了数学、地质地理、动物三册。1962年12月出齐8册。这时,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共收1484个“为什么”,105万字。

《十万个为什么》成了我的成名作。自从《十万个为什么》出版以后,我几乎很少主动向报刊投稿了,因为很多报刊编辑部从《十万个为什么》知道了我, 纷纷向我约稿。我应付约稿已经忙不过来了。我的文章发表在《中国青年》《光明日报》《解放军报》《北京晚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等重要报刊上。我还在《安徽日报》上开专栏。


1976年5月叶永烈担任导演在拍摄《驯兽》

甚至连《十万个为什么》印数很大,超过了《毛泽东选集》的印数,也被认为是“反毛泽东思想”的“罪状”之一。


叶永烈在上海图书馆举办讲座:“我与《十万个为什么》”

2013年8月17日下午3时45分至4时45分,在上海书展中央大厅举行《十万 个为什么》第六版签名售书活动。一起签名售书的有李大潜院士、戴尅戎院士、褚君浩院士、曾凡一教授和我。在签名售书之前,由我作为作者代表讲话。


《历史在这里沉思》,叶永烈 著,天地出版社,2017年8月

来源:澎湃新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