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王凱、江疏影主演的電視劇《清平樂》即將完結,劇中徽柔公主和梁懷吉的愛恨糾纏讓不少觀衆都唏噓不已。然而歷史上徽柔公主的原型福康公主是什麼樣的呢?公主和她的侍官之間的悲劇有辦法解決嗎?


真實的歷史往往比故事更具有戲劇性,也因此更讓人瞠目結舌。

歷史上絕大多數皇家公主都不太受關注,但徽柔公主不一樣,她從出生開始,就備受關注,因爲她是宋仁宗28歲才生下的第一個孩子。

28歲,這年紀就算是現代社會,也屬於晚婚晚育了,放在皇帝的身上,那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仁宗的28歲以前的生活,一直活在大臣懷疑的眼光裏:“官家,行不行?”,而被說多了,就算是仁宗自己難免也會懷疑自己到底“行不行”。


所以徽柔公主的出生大大緩解了他這方面的尷尬,辛辛苦苦這麼久,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第一個孩子,那肯定是拿在手裏怕掉了,含在嘴裏怕化了!

《清平樂》中,仁宗曾經發誓:要給徽柔最大的恩寵,讓她成爲大宋天下最快樂的姑娘!

這大概真的是發自內心的,仁宗本身是一個麪糰性格,在他當皇帝的生涯裏,爲數不多的幾次跟大臣們剛正面,都是爲了自己的這個女兒。

大宋是一個極度重文輕武的朝代,他們的經濟是當時的世界第一,軍事力量卻和經濟不匹配,一打仗就跪。

在徽柔四歲的時候,大宋跟遼國打仗,遼國就要求和親,並且要正牌的公主殿下,不要皇家宗室女。

從國家的角度來看,以一個女兒來換取暫時的和平,這種交易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可以考慮的。強如唐朝也曾讓文成公主遠嫁西藏,換取喘息時間。

但這次,宋仁宗怎麼都不肯,和大臣們反覆爭吵。最後沒辦法,只能花錢消災,以宋朝半座城的賦稅,去交換遼國不再和親。

由此可見仁宗實打實的是一個女兒奴。從小開始,徽柔宮裏的喫喝用度,都是按照皇太子的標準來實行的。

自己女兒只要有一點表現得好,就會讓隨侍史官記錄下來。比如公主小時候,仁宗生病了,公主就光着腳丫跑去向月亮許願,希望自己的父親病能快點好起來。而仁宗知道這件事後,感動壞了,立馬讓史官記錄,並且宣告百官。這就像現代人發朋友圈一樣:“看吧,朕的女兒是不是特別棒,果然沒白疼她!”

隨着公主殿下慢慢長大,宋仁宗就面臨一個問題:該給她找一個怎樣的如意郎君呢?

首先需要知道的一點是,在古代,娶一個公主當老婆,絕對不算一個很好的事情。尤其是宋朝,宋朝的駙馬可太難當了!

首先,公主是誰?是皇帝的女兒!

一般人家娶老婆,就算老婆的地位再高,也得嫁夫隨夫,搬到自己丈夫的家裏去居住,平日裏也得給自己的公公婆婆問安,伺候公婆。但如果你娶的是公主,就需要你自己連着父母,都得搬到公主府去,屬於入贅還得帶上自己的爹孃。

而且宋朝爲了防止公主嫁出去以後受委屈,還強行讓公主的輩分提升一級,成爲了公婆的平輩,不用給公婆行禮,不用伺候公婆。別人娶的是老婆,你娶的是自己的姑姑一般。

其次,駙馬不能擁有實權。不管你是不是文曲星降世,學富五車,一旦娶了公主,就意味着你政治生涯的結束。你的人生最大價值就是把公主給伺候好。

另外,駙馬進去公主府後,公主府的產權是屬於公主的,駙馬並不能接手這些產業。駙馬如果想見公主,還要看公主的心情,基本就是揮之則來呼之則去的。

公主自己的嫁妝,也不是給予駙馬一家的。如果公主不幸身死,且沒有留下孩子,那麼公主出嫁時候的嫁妝,是要被皇家給回收的。

因此,可以說娶公主的體驗感太差了。

在這種情形下,如何把公主嫁給一個符合自己心意,對方又願意娶公主,能夠好好對待公主的人,是仁宗很頭疼的一件事。

跟電視劇一樣,當時能夠作爲公主丈夫的人選主要有兩個:曹皇后的侄子曹評、孃家舅舅的兒子李瑋。

曹評和公主的年紀差不多,而且文武雙全,爲人風流倜儻,想必相貌也是不錯的。

李瑋,按照史書記錄“貌陋性樸”。要知道,在史書這種篇幅的作品中,能夠被特意提到貌陋,估計確實長得不咋樣了。而且“性樸”說明李瑋性子老實,估計不太會和人交流。

但是如果只是這樣,他是絕對不能夠和曹評相提並論的,更無法成爲駙馬的候選人。

首先,他從小家教甚嚴。作爲宗室一族,他爲人踏實,爲官清廉,每次面聖禮儀方面也從無差錯,面對皇帝能夠不卑不亢。也是因此仁宗一見面就很喜歡,當場把公主叫出來一起見見。

而且李瑋本身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他的水墨畫,就算是現代都還在流傳。要知道,中華古往今來這麼多作品,能流傳到現在的,絕對都是有功底的。

最後的結果就是,仁宗在這兩人之間挑來挑去,還是挑上了李瑋。

很多人不解仁宗的這一決定。但是跳出當事人視角,從仁宗的角度來看:一個是大老婆家裏年少風流的侄子,另一個是女兒親舅舅家裏的老實孩子,相貌雖然一般,但是勝在人老實,還很有才華,看着也不像會欺負公主的樣子,你爲人父母,你怎麼選?

所以到了最後,仁宗解決了公主的大婚問題。公主出嫁的所有規格都還是按照皇太子的標準來實行。當時爲了能夠給公主再加封,仁宗還不惜與大臣們吵了好幾架。

可惜,不管是電視劇還是歷史上,這一場婚姻都是以悲劇來結尾。

前面說過,李瑋長得可能不是那麼好看。要死不死的是,公主是個外貌協會資深會員。一看駙馬不好看,又不會花言巧語哄自己開心,出嫁後就把駙馬晾在一旁。

公主自己不拿駙馬當丈夫看,公主的奶媽韓氏又整天挑撥主兩人的關係,駙馬自己倒是沒說什麼,但是駙馬的媽媽坐不住了啊。(由此可見自古以來,婆媳關係就太難相處了)自己兒子受欺負就算了,畢竟是公主,咱讓着一點就是了。但是公主不把駙馬當丈夫,她抱不上孫子啊,這在古代可是大事!於是兩人的矛盾就日益加重。

有一天晚上,公主和自己的侍官梁懷吉還有張承照在園子裏喝酒,婆婆就忍不住去偷看。偷看就算了,還被公主逮了個正着,於是公主直接把自己婆婆一頓揍,打完了,她自己還覺得特別委屈,於是半夜敲宮門,非要見她爹。

仁宗心疼女兒,聽說女兒半夜敲門,就不管宮裏的規矩,下令開門。這一下事情就大了,皇帝的門,大半夜說開就開了,這要是有人造反,豈不是分分鐘完蛋?

本來這只是皇帝的家事,最終變成爲皇帝和大臣之間的矛盾。此後百官不停上奏,要求嚴懲公主,不爲了她和駙馬之間的家事,只是針對她夜闖宮門。

仁宗麪糰性格又發作了,只能下令將駙馬貶了,又把和公主一起喝酒的梁懷吉等人罰去看守皇陵,對於公主,只是罰俸了事,可以說是極度偏袒公主了。

但是這邊公主不願意了,你罰駙馬就算了,我又不在乎,但是你把我的侍官們都貶了那可不行,於是大病一場。仁宗沒辦法,只能又把懷吉他們弄了回來,繼續侍奉公主。

但是公主的生母苗貴妃不樂意自己女兒受欺負,先是派人去查李瑋,看看他有沒有什麼黑料,好報復他。結果竟然找不到任何黑料,苗貴妃一看,這不行啊,乾脆直接要賜毒酒一杯,所幸被仁宗攔下來了。

李瑋的哥哥李璋一看這不是個事,主動要求仁宗讓這對冤家和離。

又過了幾年,仁宗臨死之前,又不放心自己女兒一個人,又讓兩人復婚。

可惜,徽柔最終的結局還是不好。李瑋辜負了仁宗的期望,並沒有好好照顧徽柔,徽柔年僅33歲就去世。去世以後,皇帝派去看望的下人回報,說公主的身上都生了蝨子,冬天也無人侍奉,只能自己撥弄碳火,手上都留下燙傷的傷痕。

再回首徽柔的這一生,她的前半生和後半生的差別太大了,自從出嫁告別自己父親的那一刻,她的世界就崩塌了,她的悲慘結局也從此開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