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家穷极无聊的时候,上网看了一下张导的无厘头玄幻大片《长城》。说实在的,这电影不是给咱们中国人看的,不论是体现出的文化背景、剧情还是演技,都是槽点满满。

整部电影可能只有一件事说对了,长城是为了保护南面的中原大地,但是长城本身从来都没法完全阻挡对方。

长城始建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彼此之间互相提防,长城的修建进入到了第一个高峰期,不过此时的长城并不是专门为了防御来自北方的威胁。比如楚国在公元前7世纪,在南阳、平顶山、驻马店、信阳四个地级市的25个县(区)建立了楚长城,目的就是为了防守中原几大诸侯国。

到秦始皇一统六国后,将帝国的疆域继续向南北两面推进,贾谊的《过秦论》中讲到“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蒙恬并不是建造了一条新的长城,而是在之前秦、赵、燕三国长城的基础上,构建了一条横亘帝国北方边境的防御体系。

不过即便如此,浩大的工程量也造成了民力大量消耗,民间积怨加深,更有不少人把秦朝灭亡的原因归结于此。这个说法其实有待商榷,那么长城的意义只是一道屏障吗?耗费如此之大来修建长城值得吗?

其实游牧民族(以下简称牧人)和农耕民族(以下简称农人)的矛盾远在文明诞生之初就存在着。农人的产出和抗灾能力都远在牧人之上,但是由于生活环境恶劣,牧人远比农人好斗,在武器装备相同的情况下,战力超过农人。不过在年景好的时候,双方还是可以和平相处的,你用牛羊乳酪换我的粟米布匹;我用锅碗瓢盆换你的冬虫夏草(这就是打一比方哈,要按现在的物价,人家牧民得赔死。其实草原地区的中草药还是不错的,像肉苁蓉、甘草、黄芪、黄芩、赤芍等等。按照1972年由现代内蒙古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卫生局编著的《内蒙古中草药》中描述,共有动植物药、矿物药等共三百九十三种。当时药材的品种可能没有那么多,但确实是边贸的重要商品)。买卖谈完了,我送你一壶美酒,酒壶上刻着“友谊地久天长”;你为我披上洁白的哈达(这里也是打个比方,据考古发现,哈达是元代才有的,当时应该有其他代表睦邻友好的礼物),送上虔诚的祝福。

不过一旦爆发了口蹄疫或者是雪灾,牧人们赖以生存的牲畜损失殆尽,在饥饿的趋势下,劫掠就变得顺理成章了,最可怕的是当他们发现劫掠的收获远高于放牧时,劫掠就变成了常态化。农人们自然不甘心坐以待毙,于是手中的农具被打造成兵器,在人数和装备占优的情况下,也能跟对方打个旗鼓相当。但是牧人们占据着机动性上的优势,所以什么时候打得他们说了算,“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天天提心吊胆的防备对方的到来,自己的生产生活都很难正常进行。于是农人们在自己的村落中修建了围墙和栅栏,让自己身处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村落中的围墙放大到国家级别的程度,就是长城了。有了长城的阻隔,过去三五成群的零星掠夺变得不再频繁,甚至可以说是基本杜绝了。牧人们变得安分了许多,至少在年景说得过去的时候,不会再动心思掠夺农人的财产。当然了,当游牧部落升级成游牧帝国之后,大规模的入侵仅靠长城是不可能抵挡的,但是这样的军事行动会受到地形的限制,守军只需要在重点地区布防,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防御目的。

其实绝大多数时候,长城并不是封闭的,就像前面讲到的那样,农人和牧人们有很多商业上的往来,彼此手中都有对方需要的紧俏商品,但是商贸往来也是需要有规矩的,现在的市场运营,不就有广大工商管理人员在维持秩序嘛。当时也一样,双方进行交易的同时,必须有可以保障安全的机构存在,此时的长城关口就是一个个繁荣的市集,由长城驻军来维持交易的秩序。

据明朝《四镇三关志》和《偏关志》等文献记载:红门隘口于“宣德五年(1430年)建。”隆庆五年(1571年)马市成,设市堡于红门口外”。红门口马市(互市)为土筑方城,方城之外有敌楼和烽燧数座。这座城堡应该就是当年明蒙互市的场所,所以也称作“红门市”。其实战争虽然贯穿整个人类历史,但是没完没了的战争搁谁身上都受不了。大部分时候,双方还是可以进行正常的商贸往来,有些战争恰恰是因为关闭了边境互市才引发的。比如公元1572年前明万历皇帝刚刚登基,首辅张居正以万历皇帝的名义发出了一份诏书,下令关闭边境贸易。结果同北方的蒙古和女真部落打了整整三年,直到重开互市,这场战争才结束。

我觉得长城的真正意义,并不只是一座防御的城墙。它建立了一种规则,原本纵横中原的游牧民族收敛了很多,大部分时候在长城脚下,他们同意(被迫)按照中原王朝的规矩来行事。最牛的不是你多能打,或者是多有钱,而是你可以制定规则,并且让别人来遵守。

这是综合国力的体现,在那个技术相对落后的时代,长城所体现出来的古人智慧是不容置疑的。时至今日,崇山峻岭间屹立的长城变成了历史的痕迹,但是古人们留下的精神与智慧,每时每刻都在指引着我们迈向辉煌。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无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