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和王雪一樣,因爲線下生意受疫情影響,直播帶貨成爲許多商家和企業的銷售新出路,在中國各大電商平臺和網絡社交平臺上,幾乎隨時都能看到直播帶貨的場景。因富有感染力的笑聲而在網上被稱爲“哈哈姐”的許夢楠是地道的東北人,從零起步的無名網絡主播,到擁有百萬粉絲的專業帶貨達人,直播帶貨改變了她的生活。

  遼寧聯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網絡主播在進行網絡直播。新華社記者潘昱龍攝

  新華社瀋陽5月18日電(記者陳夢陽、白湧泉、李宇佳、王炳坤)“正經挺好喫”“我尋思再搞一波”“老過癮了”…… 因富有感染力的笑聲而在網上被稱爲“哈哈姐”的許夢楠是地道的東北人,從零起步的無名網絡主播,到擁有百萬粉絲的專業帶貨達人,直播帶貨改變了她的生活。如今,她和丈夫一起在瀋陽和北京經營着兩家公司,旗下籤約網絡達人300餘個。

  直播帶貨不僅改變了許多像許夢楠這樣普通中國人的命運,更在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下,悄然改變着中國人的消費習慣。

  遼寧聯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網絡主播在進行網絡直播。新華社記者潘昱龍攝

  “小夥伴們,這是今天直播的二維碼哦,12點我們直播間見。”在瀋陽一家服裝店裏,店主王雪在微信羣裏發完這段話後,把手機夾在三腳支架上,又對着鏡子整理一下儀容,準備在網上“開門迎客”。近幾個月來,直播帶貨幾乎成爲她每日的固定“功課”,對於經營了十多年實體店的王雪來說,“想都沒想過”。

  和王雪一樣,因爲線下生意受疫情影響,直播帶貨成爲許多商家和企業的銷售新出路,在中國各大電商平臺和網絡社交平臺上,幾乎隨時都能看到直播帶貨的場景。化妝品、水果、服裝、家電,甚至重型卡車,直播帶貨的商品範圍迅速向各個領域擴張。

  3月20日,在抖音直播間,三一重型卡車在兩小時內賣出186臺,銷售額超5000萬元,創造了重工行業的“帶貨奇蹟”。

  “直播帶貨可以和各行各業進行對接。” 遼寧聯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延濤格外看好當下火熱的直播帶貨。擁有多年辦廠和經商經歷的他最近毅然投身直播行業,從孵化網紅、選品帶貨、運營推廣等方面深度介入直播帶貨。他堅信,隨着5G時代的來臨,直播帶貨的規模會越來越大。

  瀋陽萬象城商場內的化妝品商戶在做網絡直播銷售。新華社記者潘昱龍攝

  走進網絡直播間帶貨的不僅有網絡達人、企業家、個體工商戶,還有政府官員、專家學者、演藝名人等。

  5月15日晚,企業家董明珠現身京東直播間,爲格力電器進行直播帶貨,3個多小時成交額突破7億元,創下家電行業直播帶貨最高成交紀錄。

  據艾媒諮詢測算,2020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的總規模將在2019年4338億元的基礎上翻一番。

  “疫情加速了直播帶貨的發展。作爲一種新業態,直播帶貨會成爲未來一個時期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遼寧大學教授、遼寧省委省政府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楊志安說。

  未來的潛力或許尚待觀察,但當下的好處卻是實實在在。安徽碭山縣、浙江衢州市、廣東徐聞縣、湖北恩施市、海南三亞市……越來越多的地方官員走進各大網絡平臺的直播間,爲疫情下銷路受影響的當地農副產品進行直播帶貨,且都頗有收穫。

  甚至連萬里之外的非洲農民也受益於中國的直播帶貨。14日晚,聯合國副祕書長、非洲經濟委員會執行祕書薇拉·松圭、盧旺達駐華大使詹姆斯·基莫尼奧和螞蟻集團董事長、阿里巴巴董事井賢棟以及淘寶主播薇婭,在1000多萬人在線觀看的直播間爲盧旺達咖啡帶貨,3000斤盧旺達咖啡豆瞬間售罄。

  4月10日,網紅“哈哈姐”介紹自己的直播經歷。新華社記者潘昱龍攝

  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8536億元,增長5.9%。直播帶貨正成爲網上零售額上漲的重要推手。

  中國各地政府部門也紛紛出手,助力直播帶貨。3月24日,廣州市商務局出臺16條政策措施,大力發展直播電商;4月14日,東莞網紅直播帶貨基地正式啓動。近日,瀋陽市網信辦也聯合相關部門和當地的網紅開展“瀋陽市網絡直播帶貨節”,推動網絡直播等新興網絡營銷模式助力實體經濟。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表示,中國的消費潛力比較大,未來直播帶貨等互聯網相關的新興消費形式會成長得更快,表現更加強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