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70年,秦国军队越过韩国进攻赵国,被赵国将领赵奢在阏与击败。阏与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和顺县的西北地区。这时,魏国人范雎向秦国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秦国根据“远交近攻”的策略,首先攻打魏国,然后掉头进攻韩国。

公元前262年,秦国攻占韩国野王,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沁阳地区,把韩国的上党郡与韩国本土的联系完全截断。

韩国国君桓惠王十分惊恐,派人到秦国谢罪,请求献出上党土地来换取秦国停止对韩国的进攻。但是上党郡郡守冯亭不愿向秦国投降,他同上党郡的百姓谋划利用赵国力量抵御秦国,于是把上党郡的十七座城池献给赵国。

赵国国君赵孝成王和平阳君赵豹商议此事,平阳君主张不接受上党郡,他认为冯亭不将上党交给秦国,是想嫁祸给赵国,接受它带来的灾祸要比得到的好处大的多。

赵孝成王又召见平原君赵胜和赵禹商议,二人劝赵孝成王接受冯亭的上党郡,他们认为:“我赵国发动百万大军,经年累月也攻不下一座城池,如今坐享其成得到十七座城池,这可是天大的好处啊,又怎能失去这个机会呢”。


赵孝成王又问平原君:“接受上党的土地,秦国必定派武安君白起来进攻,谁能抵挡”。平原君回答说:“别人难以和白起争锋,廉颇将军勇猛善战,爱惜将士,野战虽然不如白起,但是守城完全可以胜任”。

于是,赵孝成王听从了平原君赵胜的计谋,封冯亭为华阳君,派平原君去上党接收土地,同时派廉颇率军驻守长平,也就是今天山西省晋城高平市,以防备秦军来攻。

赵国接受上党,引起秦国的不满,秦国决定出兵攻赵。


公元前261年,秦国派兵攻占了韩国的缑氏和纶氏两个地区,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县,以此威慑韩国。


公元前260年初,秦国又派兵攻占了上党地区。上党的百姓纷纷逃亡到赵国境内,赵国军队在长平接应上党百姓。

“再往前就意味着秦赵全面开战了,秦国会继续往前吗?”小小的上党郡,一时之间风云激荡,天下列国皆屏气凝神,关注着这一地区的局势。战争还是和平?秦国正面临艰难的选择。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下一期节目,“一山不容二虎?战国最强大的两个军事强国为何会暴发全面战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