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邑之围是汉朝对匈奴政策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从汉高祖直到汉武帝,汉朝一直对匈奴采取怀柔政策。到了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汉朝的实力已经足够与匈奴一战,大行令(即大鸿胪,省部级)王恢极力主张停止与匈奴和亲,兴兵征讨,以获得北部边境的长治久安。建元七年,王恢更是建议:匈奴现在对汉朝没有戒心,可以诱之以利,围而歼之。
王恢的计谋被汉武帝采纳。于是雁门马邑的地方豪强聂翁壹受命潜入匈奴,向单于表示愿意为内应,杀死马邑的地方长官,迎接匈奴大军入城。单于欣然应允,果然亲自带领十余万大军前往马邑。汉朝悄悄地动员了二十几万大军,分别由李广、公孙贺、王恢、李息等人统领,埋伏在马邑周围。王恢的任务是代郡出发,袭击匈奴的辎重,同时也是截断匈奴的后路。
然而,单于统率十万骑兵走到距马邑城还有一百多里时,见牲畜遍野,却没有一个放牧的人,感到奇怪。就派人攻打亭隧,俘虏了雁门郡尉史,威胁要杀掉他,这个尉史就告诉单于汉军的埋伏。单于大吃一惊,于是领兵撤退。边塞守军传报单于已退,汉军追到边塞,估计追不上了,就全军撤回。而王恢指挥的军队,按计划准备袭击匈奴的后勤给养,听说单于返回,军队很多,也不敢出击。
事后武帝对王恢很恼怒。王恢说:“根据原来的计划,约定引匈奴进入马邑城,主力军队与单于交战,而我率军袭击他们的后勤给养。现在单于未到马邑就全军撤回,三万人攻打匈奴大军,只能是自取其辱。我本知道撤兵回来是要杀头的,但这样却保全了陛下的三万将士。”
于是武帝把王恢交附廷尉,廷尉判决:“王恢避敌观望,不敢出击,判处斩首。”王恢暗中向丞相田蚡行贿,求他开脱罪名,田蚡不敢向武帝说,就对太后说:“王恢第一个提出了在马邑诱歼匈奴主力的计划,现在行动失败而杀了王恢,这是等于为匈奴报了仇啊。”
太后把田蚡的话告诉了武帝。武帝说:“王恢是马邑计划的主谋,我听从了他的建议,调集了天下几十万人马,安排了这次行动。况且,即使捉不到单于,王恢的军队袭击匈奴的后勤给养,仍然可以安慰将士们的心。如今不杀王恢,无法向天下人谢罪。”王恢得知了武帝的话,就自杀了。
其实田蚡在这件事上的错误在于,他以为武帝想要对匈奴用兵,所以对于王恢这样可用的人还有情分,因此才会从“王恢首为马邑事,今不成而朱恢,是为匈奴报仇也”这个角度来劝谏,大意就是以后还要讨匈奴,还是留着这样熟知边事的老臣吧,你因为这件事就杀了他,只会亲者痛仇者快啊,田蚡正是自以为抓住了武帝这个心态才会进谏。
换个角度想,或许王恢的考虑也是同样的,当他看到匈奴未曾入伏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然完陛下士三万人”,这个考虑是基于军事上的,他或许觉得这是个减轻罪责并让武帝看到他军事眼光的地方,所以虽然“固知还而斩”,却并没有真做“被斩”的准备,直到被定死罪后才想起来贿赂田蚡,以求逃生。
然而武帝的考虑与他们都不同,武帝想要改变政策,所以他需要一场胜利,退一步讲,至少需要一场战争来开启汉匈新局面,所以他重用王恢,想的是要得到一场大胜或者一场大战可供夸耀,然而王恢却没有理解他的意思,居然把好好的一场大战变成了边境游行,所以不杀也得杀了。
所以这就是各方考虑完全不同的问题,王恢预料到了“主和派”的反扑却没料到武帝根本不保他,田蚡看错了武帝的心意所以劝谏无效,至于武帝,王恢令他大失所望再加上面临着主和派的压力,杀王恢既出气又能平息舆论,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王恢最后还是弄明白了自己错在哪里,所以在廷尉说他“逗桡”的时候他还想着求生,直到他听到武帝的意见之后方才知道自己再无生理,在这种情况下,自杀算是“有西汉特色的体面”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