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業盡失,國土淪喪

南宋驅狼吞虎,與蒙古聯合滅金後反倒爲蒙古攻伐所逼迫得搖搖欲墜,領土大幅縮減、統治力大降。到文天祥所領導的力量被撲滅,皇帝年幼、文丞相又被擒處死,宋廷一度陷入羣龍無首的混亂局面,抗元力量受到了重大打擊!

就這樣,宋廷在陸上再無法形成大規模的有效反抗力量,南宋小朝廷因此被驅逐到海上,在蒼茫大海中陷入絕境……


命懸一線,絕處逢生

宋廷飄渡海上,本就破碎散漫的陸上力量隨即分崩離析,在元朝高壓下消耗殆盡。海上小朝廷依託海險獲一時之安,但亦被隔絕海上,不管是戰略性撤退還是打算長久懸於海外,從最終結果看脫離大陸便失去了立業根基,宋廷終究沒能回去。

這時有一人站了出來,帶領宋廷艱難度日勉勵延續,他便是大宋左丞相——陸秀夫!但民族依託於大陸,立國依託於農耕……在此的情形下,宋廷舉步維艱,已無轉圜餘地。前路莫測,何去何從?


圍追堵截,路斷當空

陸秀夫於官僚體系中尚屬年幼,然因官員大批赴難,又身負偉才,且有擁立衛王挽救宋廷之功,故陸秀夫得以早成丞相。但失去根基依憑,巧婦難爲無米之炊,陸秀夫所能做的只是勉力前行。元朝大軍堵截,蒙古雖不善海戰,但絕對優勢下戰船終是破浪蜂擁而來。

陸游當初因故地出身且時勢所限不能得志,不得不說是機緣巧合歷史的玩笑,今天他的後人終於站到了歷史的前方,雖是斷路,但義無反顧。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精神,一脈相承!


崖山之戰,大放光明

面對元朝基業已成,某種程度上已革大宋天命,崖山之戰大宋不再逃避,戰!戰!戰!元軍海備不足,海上軍力少於宋廷,於是乎二十餘萬軍民殊死一搏!不成功,便成仁!沒錯,陸秀夫和主將張世傑選擇了向死而生。就這樣,崖山之戰爆發了……

戰況是極慘烈的,不知是否天不佑宋,元朝以少勝多,宋軍死傷慘重。爲全國之名節、延族之精神,陸秀夫揹負幼帝縱身一躍沒於海中,張世傑知悉亦隨之,與國跳海獻身者竟達十萬餘衆,這根腐朽的巨木剎那間迸發出來耀眼的光,但卻是燃燒自身達來的。


明知不可,偏向其行

明知不可爲而爲之,負重前行!但這已跳脫出士大夫精神的範圍!不再是一個人、一個團體、一個國家的代名,隨之的是穿梭時空的整個天下!是曹植的捐軀赴國難,是陸游的但悲不見九州同,是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芸芸衆生中接續傳承的每一個人。

陸秀夫背上的那已不是一家一姓一國一族,接續的是天下氣節、撐起的是華夏脊樑。他們沒有退路,又或是自絕退路,將退路留存時空,賦予我們新生!


人同一體,天下爲先

捧日者,陸秀夫。——蔣一葵那些理學名儒,如許衡、吳澄輩,皆俯首稱臣。只有文天祥、張世傑、陸秀夫、謝疊山不肯臣元,都死了節。——熊逸

能活爲何一定要死?每個人都有生存下去的權利,但總有那麼一些放棄生命也在所不惜的事情。在歷史當口他們選擇了揹負使命承擔責任,這是我們之所以成爲我們的理由!陸游爲何定要抗金?陸秀夫爲何定要死節?

因爲他們心中承載的是時代、是歷史賦予的使命,風雲莫測,陸游有後,陸秀夫無愧,後在其節,傳在精神!華夏有存,存在其先,續在“我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