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的主題是“合理膳食、免疫基石”,倡導全民“興新食尚,推行分餐,預防疾病,減少浪費”。中國營養學會理事、河南省營養學會副理事長呂全軍介紹,此次全民營養周強調合理膳食爲強壯機體之基,突出奶類、大豆、雞蛋等元素。

大河健康報記者 山擎天 文 記者 孫倩文 圖

兩年前,電影《西虹​市​首富》插曲《卡路里》一夜爆紅。“拜拜……珍珠奶茶方便麪。”“燃燒我的卡路里!”一句句帶感又充滿魔性的歌詞把健康生活的理念植入人心。

現如今,疫情激發了人們對餐飲形式、飲食內容的不斷探索與創新。營養均衡、分餐等健康飲食“小”理念也成爲很多人最爲關注的頭等大事。

5月17日~5月23日是第六屆全民營養周,5月20日是第31箇中國學生營養日。5月17日,河南啓動2020年全民營養宣傳週暨5·20學生營養日活動。今年的主題是“合理膳食、免疫基石”,倡導全民“興新食尚,推行分餐,預防疾病,減少浪費”。

提高機體免疫力合理膳食是基礎

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楊月欣表示,合理膳食是免疫系統強大的根本,良好的免疫系統對生存至關重要。沒有哪一種食物或哪一種補品可以預防疾病並持續有效,但是長期規律的合理膳食,包括膳食中有充足的營養素,可以幫助支持人類的免疫系統。

中國營養學會理事、河南省營養學會副理事長呂全軍介紹,此次全民營養周強調合理膳食爲強壯機體之基,突出奶類、大豆、雞蛋等元素。合理膳食、攝入優質蛋白質,對提高身體免疫力有重要作用。

免疫力可以比喻爲人體抵抗細菌和病毒等外來致病因素的“防禦部隊”。人體的免疫系統依靠先天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兩種方式,形成三道防線,防禦外界細菌和病毒的侵害。

第一道防線:皮膚和黏膜。阻止外界病原體等微生物進入機體。

第二道防線:體內的吞噬細胞等。通過吞噬作用、炎症反應等消滅進入機體的病原微生物。

第三道防線: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等。病原體進入第三道防線會刺激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建立起可針對不同病原體的抗體庫。當下一次出現相同病原體時,即可迅速激活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更快處理並消滅病原體,這種機制叫免疫記憶。

其中前兩道防線屬於非特異性免疫,可針對所有病原體即時應答。而第三道防線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組成。

河南省營養學會常務理事、鄭州市中醫院副院長薛玉珠表示,提升機體免疫力,從科學飲食、均衡營養做起。可參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膳食寶塔的模式,每天攝取足量的主食、蔬果、肉、蛋、大豆類等食物。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週攝入25種以上食物,不偏食,葷素搭配。

增加優質蛋白質食物的攝入。蛋白質是免疫系統中免疫球蛋白、細胞等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機體缺乏蛋白質,會造成抵抗力下降。作爲一般人,每天要攝入高蛋白質類食物,尤其是優質蛋白質,有助於人體提高免疫力。肉、蛋、奶、大豆類食物都是優質蛋白質的良好來源。在保證攝入量的基礎上,來源要多樣化,有助於保證身體獲得所需的各種氨基酸。比如,穀物中賴氨酸含量相對較低,豆類中含硫氨基酸含量較低,而乳清蛋白中亮氨酸含量較高。只有蛋白質來源多樣化,才能體現膳食中的食物多樣化。

分餐防交叉感染樹立健康飲食新風尚

記者在某飯店大堂看到,幾人圍坐一桌,用各自的筷子共享同一盤中的美味菜餚,“我這樣喫了幾十年,讓我分餐,一時間還真不太適應。”一位食客對於分餐說出了自己的看法。河南省疾控中心公共衛生研究所營養與食品安全研究室主任付鵬鈺說,共餐制意味着許多人同喫桌上的每一盤飯菜,人們相互接觸的頻率增加,更容易給病毒、細菌可乘之機。

分餐制是一種飲食方式、飲食文化,這種文化也在不斷的變革中發展進步。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們再一次敲響了警鐘,也是重塑文明飲食習慣的一個契機,讓公筷、公勺等“走上”餐桌,在全社會推行分餐制勢在必行。

分餐制可以阻斷因碗筷相互接觸導致的病毒和細菌傳染,減少交叉感染,降低傳染性疾病和食源性疾病的發生。尤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分餐能有效減少病毒的傳播,防止感染。分餐可根據每人每餐需要的營養和食物搭配飯菜,減少浪費。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國餐飲行業受到嚴重衝擊。疫情過後,消費者的消費習慣、理念將發生深刻變化,消費者更加註重科學飲食、健康衛生。這勢必對餐飲企業,尤其是中餐企業提出更高要求。如分餐對烹飪方式,器皿,油、鹽、糖的使用等提出了新要求,將促進飲食行業現代化。

近年來,學校、托幼機構、機構食堂等都已經實行了分餐或份兒飯制度。每人一份兒,定量定標,自己的飯菜自己喫,爲全社會的分餐制提供了樣板。還有的食堂是自助餐形式,一人一盤、自助選擇,這種分餐方式也值得提倡。

千百年的飲食文化造就了人們共餐的習慣,使得分餐難推廣。其實,只要人們改變習慣,引領飲食新風尚,推行分餐制並不難。

合理膳食提升全民健康“獲得感”

2012年調查顯示,我國居民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爲10.5克,遠遠超過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5克。世界衛生組織推薦人均每日添加糖攝入量要低於總能量的10%或者不超過25克,但目前我國人均每日添加糖的攝入量約爲30克,兒童、青少年攝入量超標帶來的超重、肥胖問題也日漸突出。

不合理膳食行爲,特別是高鹽、高油、高糖攝入是影響健康的主要危險因素,不合理膳食行爲會導致肥胖、糖尿病、高血壓、腦卒中、冠心病等疾病的發生發展。

針對上述這些健康隱患,“健康中國行動”提出了合理膳食行動。合理膳食行動提出了“減鹽、減油、減糖”的具體要求。

2019年7月15日,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明確了三方面共15個專項行動,其中要求實施合理膳食行動。到2022年和2030年,成人肥胖增長率持續減緩,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分別低於7%和5%。

呂全軍表示,合理膳食是健康中國行動的一部分。合理膳食是健康的基礎。合理膳食能預防慢性疾病發生。合理膳食還能治療某些疾病。

通過一系列全民營養宣傳週活動,傳播普及營養健康知識,讓每一個人都能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通過良好的飲食習慣,提升健康水平,不斷增強“獲得感”,助力健康中國早日實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