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以,侯君集能够力压秦叔宝、程咬金那么早封公爵,就是因为在玄武门事件中替李世民控制住了李渊。但是参加玄武门之变的人有很多,像尉迟敬德,身先士卒,救李世民、杀李元吉,可谓居功至伟。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多半是一个团队的精诚合作。唐太宗李世民能够开创一个盛世王朝,与其麾下的文臣武将不无关系。


众所周知,李世民这个团队,文有房玄龄、杜如晦等十八学士作为智囊团;武有尉迟敬德、秦叔宝、程咬金等人冲锋陷阵,再加上他自己也是文韬武略。不可谓不强大。

在李世民登基不久,便封赏了一批大臣,其中有五个公爵。这五个公爵分别是长孙无忌、房玄龄、尉迟敬德、杜如晦、侯君集。最后一个在民间的知名度似乎不高,虽然在《说唐》等演义中,他与秦叔宝等人同被列为“六大战神”之一,但对于他的事迹描写的很少,因此,许多人对他的印象也多止步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其实,侯君集是官宦家庭出身,他的爷爷,便是北周时期的刺史。李渊太原起兵建立唐朝后,侯君集就加入了秦王府,成为李世民麾下一员得力干将。

后来他向唐朝战神李靖学习兵法,在平定突厥、吐谷浑、高昌等战争中,他都屡立奇功,是唐朝的名将。但论领兵打仗,侯君集未必见得比秦琼、程咬金等人厉害,论名气,他更远远不如,为何他能在李世民登基不久,便被封为潞国公呢?


原因就是他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下了极大的功劳。《旧唐书》记载:“建成、元吉之诛也,君集之策居多。”

但是参加玄武门之变的人有很多,像尉迟敬德,身先士卒,救李世民、杀李元吉,可谓居功至伟;若论出谋划策,他更比不上杜如晦这样专业的谋臣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在玄武门这个战场上,并没有侯君集的身影。要知道,这可是李世民最为关键的一战,如若失败,便是万劫不复,像侯君集这样的大将,怎么能不在身边,那么侯君集干什么去了呢?


李世民要想彻底胜利,除了打败竞争者,还要控制住皇权。如果不搞定李渊,李世民这样公然在宫门前射杀兄弟的人,如何能够接替继承人的位置,这不是颠覆古代以忠孝仁义为道德规范的社会吗?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没有在玄武门露面的侯君集,还能被封为潞国公,是因为他去搞定了李渊,稳住了宫廷内部的力量。

尉迟敬德在劝李世民的时候说:且在外勇士八百余人,今悉已入宫,控弦被甲,事势以旧,王何得辞。


八百个全副武装的勇士进宫,如果不是去控制住李渊和朝臣,如何安然在宫中等待李世民。而且在射杀李建成和李元吉之后,尉迟敬德能够领着众多甲士一路畅通无阻,带着兵器来到李渊的面前,并请来手诏,倘若李渊大权在握,定不会如个提线木偶被李世民摆弄。

所以,侯君集能够力压秦叔宝、程咬金那么早封公爵,就是因为在玄武门事件中替李世民控制住了李渊。不过,侯君集虽劳苦功高,还是秦王府的老人,但在他晚年时期,却利令智昏,涉及太子李承干的谋反案中,最后被处死,家人流放岭南,这种结局相比秦叔宝、程咬金、尉迟敬德等将领,则大有不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