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一鳴;編輯:趙佳怡

昨天是著名的“5.19行情”紀念日,很多老股民都記得這個牛市開啓的日子。而多日的科技股也很配合,幾乎全線井噴來紀念這一歷史時刻。而就在科技股大幅表現的時候,很多人不禁疑問,科技股的行情又來了?接下來市場該怎麼走?

實際上,關於市場的表現,我們已經跟大家溝通過很多次,而且觀點沒有發生改變。即中長期市場具備投資價值,當前市場估值處於歷史低位,“政策底”、“經濟底”等和盤托出,是階段性配置的較好時機,可在市場階段性回踩之際,進行積極的跟蹤和機會挖掘。同時,建議投資者也應該逐步培養自己的價值投資意識以及對價值標的進行積極的篩選。但是短期,要注意重要會議之後的較大波動,所以短線投資者不要隨意追高,保持適當倉位進行觀望。

先回到市場,實際上4月底到目前,市場最賺錢的時刻是4月29日到5月6日這幾天,也是短線投資者最爲得意的時刻。但是5月7日開始,市場已經出現較大分化,尤其是題材股的分化。5月11日開始,波段性趨勢改變,市場情緒逐步低迷,成交量持續萎縮。此時,已經不適合重倉參與了。而最近,權重以及題材交替,但基本是權重支撐,題材大幅分化。只不過,鑑於重要會議的穩定預期,市場波動幅度受限,個股博弈的機會偶爾存在。

但是我們必須注意的,當前市場反彈情緒不高,市場最寬鬆時刻也在逝去,外部經濟疲軟依舊抑制反彈持續性,這種擔憂的情緒縈繞市場,疊加場內資金連續的流出,市場觀望的情緒比較濃厚。雖然外資整體保持淨流入,但也主要是對核心資產的青睞,更多標的仍處於左右飄忽的狀態。

更爲重要的是,機構持倉處於相對的中高位,增量難以激發,而很多科技股的估值已經過百,近期大漲大跌也表明籌碼已經開始鬆動,要謹防大資金的調倉換股趨勢。不過,近期動作可能不會大,畢竟仍有穩定預期。 但是,重要會議之後,就需要保留一份謹慎。

所以,或許上週我們看到是指數的調整,但是題材股賺錢效應還存在,但是本週,或許我們看到指數震盪回升,但賺錢效應在遞減,就是如此。因此,不是因爲昨日的科技股井噴之後,市場就會出現多大行情,而是大分化下,要注意節奏的把握。

“2020全球面臨前所未有之變局,資本市場波動加劇,巨豐投顧提醒廣大投資者做好風險管理,穩健圖存求明利”

來源:巨豐投顧

作者:郭一鳴 執業證書:A0680612120002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具體操作建議,據此操作盈虧自負、風險自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