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肚藤來源產地

木犀科茉莉花屬植物扭肚藤.,以莖、葉入藥。全年可採,洗淨切段,曬乾。

生於灌木叢。混交林及沙地。

分佈於廣東、海南、廣西、雲南。

別名白花茶、假素馨、豬肚勒、青藤子花。

【原形態】

攀援灌木,高1-7m。小枝圓柱形,疏被短系毛至密被黃褐色絨毛。

葉對生,單葉;葉柄長2-5mm;葉片紙質,卵形、狹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3-11cm,寬2-5.5cm,先端短尖或銳尖,基部圓形、截形或微心形,兩面被短柔毛,或除下面脈上被毛外,其餘近無毛,側脈3-5對。聚傘花序密集,頂生或腋生,通常着生於側枝頂端,有花多朵;

苞片線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5mm;花梗短,長1-4mm,密被黃色或疏被短柔毛,有時近無毛;花微香;

花導密被柔毛或近無毛,內面近邊緣處被長柔毛,裂片6-8枚,錐形,長0.5-1mm,邊緣具睫毛;花冠白色,高腳碟狀,花冠管長2-3cm,徑1-2mm,裂片6-9枚,披針形,長0.8-1.1cm,寬3-5mm,先端銳尖。

果長圓形或卵圓形,長1-1.2cm,徑5-8mm,呈黑色。花期4-12月,果期8月至翌年3月。

性味功效

《全國中草藥彙編》

微苦,涼。

清熱解毒,利溼消滯。用於急性胃腸炎,痢疾,消化不良,急性結膜炎,急性扁桃體炎。

《中藥大辭典》

味微苦,性涼。

清熱,利溼。治溼熱腹痛,腸炎,痢疾,四肢麻痹腫痛,瘰癧,疥瘡。

《中華本草》

微苦;性涼

清熱;利溼;解毒。主溼熱瀉痢;腹痛裏急後重;風溼熱痹;四肢腫痛;瘟癧;瘡疥【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煎水洗、研末撤;或搗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