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議:依然是尊重孩子。那麼,幼媽作爲一個五歲寶寶的媽媽,這裏就給你普及一些能夠對你有幫助的育兒經驗,希望各位媽媽能夠學習並用到自己照顧孩子上面。

孩子,可以說是家長的全部。有的家長可以爲了孩子未來的發展放棄自己的事業。更有的孩子的家長,爲了孩子專門報班學習許多育兒經驗的。那麼,幼媽作爲一個五歲寶寶的媽媽,這裏就給你普及一些能夠對你有幫助的育兒經驗,希望各位媽媽能夠學習並用到自己照顧孩子上面。我們都清楚,孩子的成長都是有一些規律的,那麼作爲一個媽媽,如何的去知道這些規律。今天,在這裏給各位節省時間,幫大家整理出來幾條建議。

1、0-3個月光感的敏感期?

剛出生的寶寶對光感非常敏感,這時寶寶需要適應白天和晚上的光線差異,所以白天要拉開窗簾,晚上要關燈睡覺,讓寶寶適應自然的光線變化。

建議:可以給寶寶多看黑白圖。

2、1-4歲?是秩序敏感期

朋友說他2歲多的兒子特別任性。喝水的杯子,必須按照“爸爸的,媽媽的,寶寶的”順序排列,如果誰不小心換了位置,他就會生氣地一次次調整過來。媽媽下班回家,必須由他親自開門,如果其他人不小心代勞了,就會哭着讓媽媽重進一次。搭積木,如果不小心被碰倒了,就會大哭不止,拒絕重搭配,並歇斯底里地喊“只要那一個”!有次他實在受不了了,粗暴地踢散了兒子擺好的玩具,兒子像一頭小牛犢一樣撞了過來,哭了半夜,第二天就發燒了。

“惹不起,惹不起”,朋友說他每天過得戰戰兢兢,簡直“伴君如伴虎”啊。孩子這些偏執的行爲,其實就是秩序敏感期在“作祟”。

建議:不要跟孩子“死磕”,不要過多指責,儘量配合。給孩子足夠的耐心和關注,學會必要的安撫技巧。

3、2歲半-6歲社會規範敏感期?

開始喜歡結交朋友,喜歡參與羣體活動,這就說明孩子進入了社會規範的敏感期。社會規範敏感期的教養有助於孩子學會遵守社會規則、生活規範,以及日常禮節,抓住時機教養,有利於將來遵守社會規範,擁有自律的生活,和他人輕鬆交往。

建議:和更多的孩子接觸。一般2歲半的孩子家長就可以準備入園了,幼兒園可以提供良好的交友環境。

4、對顏色的敏感期3-4歲

這個時期的小寶寶會表現出來對外界的特別好奇的一面。見到什麼之前沒有見到的東西,都會眨着眼睛好奇的問:“媽媽,那個是什麼東西?”除此之外,他們這個年齡段,會對一些五顏六色的色彩特別敏感,看到色彩的變化總能夠及時的發現。

建議: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多去教孩子一點色彩的內容,從小都去培養他對顏色的認知。對寶寶回來繪圖能力的培養也有很多的好處。

5、3.5歲-4.5歲追求完美的敏感期?

孩子做事情要求完美,端水時灑出一滴就很痛苦;喫的蘋果上不能有斑點;廁所白色的便盆不能有任何黃漬;衣服不能少扣子等等。接着又上升到對規則的要求:我遵守規則你也必須遵守,人人都要遵守;香蕉皮必須扔到垃圾桶裏,沒有垃圾桶就必須拿着;紅燈亮了,即使馬路上一輛車、一個人沒有也不能過馬路,已經過了必須退回來,退回來也不行,誰叫你這樣做了!

建議:依然是尊重孩子!這時不要在意孩子一定要喫一個整個的餅子是否能喫掉,是否會成爲他浪費的喜歡,等等,孩子的問題不要擴大化,在什麼時間只針對什麼事。

以上就是幼媽總結出來的五點關於孩子成長階段比較敏感的五個時期。家長一定要在這五個時期,多去關注一下孩子的成長情況,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可能存在着和其他寶寶不同的情況,可以提前做好預防。畢竟,育兒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