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80年,西晉滅吳,三國分裂的時代終於結束,中國再一次歸於一統。而幫助西晉完成統一大業的關鍵人物就是王濬。
《晉書》史載,王濬的家族世代顯赫,從小聰明好學,且相貌英俊。20歲之前的王濬是個標準的“富二代”,到處放蕩不羈,婉拒朝廷任命,無意仕途,以嬉戲爲樂。比如可以衣衫不整的招搖過市,可以因爲一點私怨在鄉里拉羣架,可以大白天在街上彈琴,十足“愛自由”的小夥子,因此被世人所鄙視,“爲鄉老所棄也”。
當然,這可能是他恃才待估的做法。因爲20歲以後的王濬突然就轉變了,變得懷有大志,“力圖有功於國”。有一次家裏蓋房子,王濬故意在院門口留出幾十步寬的寬敞大道,衆人不解。王濬解釋說:“如果有一天我帶兵出征,這條大道就能用上了。”
沒多久,王濬被朝廷任職河東,開啓他仕途生涯。從事河東後,王濬鐵面無私,整頓吏治,對貪污腐敗的官員絕不放過。史載他有次巡查河東最北邊,一路經過的地方,竟有五個縣令畏懼他的做法,自己直接捲包袱走人。這樣的王濬自然被貪官記恨,於是被貪官僱歹徒追殺。但王濬不但有才智,還是個猛將,五個歹徒被打倒,一個被王濬從城外追殺到縣城,直到對方殞命爲止。從此王濬成爲河東郡惹不起的人物。
此後王濬遇到了他的伯樂,西晉名將羊祜,開啓軍事生涯,成爲其參軍司馬,不就又被任命巴郡太守。由於巴郡跟吳國接壤,經常打仗,以致此地民生凋零。王濬根據這個情況,改變以往鐵面無私的做法,“以寬爲政”,減免當地賦稅,這些政策使王濬在巴郡任內的幾年里人口增加3倍,同時奉命造船練軍,爲西晉的統戰做好準備。
公元278年,一直主張滅吳的羊祜去世,這使司馬炎遲遲下不定決斷。於是王濬上奏說,東吳國主孫皓昏庸殘暴,如果不趁他離心離德的時候攻伐,一旦吳國易主,再想滅其國就很難了。王濬撇開雙方軍力對比等陳詞濫調,直言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司馬炎看完奏摺,立馬下詔滅吳,分六路進軍。
但攻伐的幾路大軍一開始並不順利,進展緩慢。只有王濬率領的軍隊勢如破竹,攻宜昌,佔荊州,一路順江東下,直指建康。公元280年,吳將張象投降,王濬軍隊攻進建康,孫皓率領百官,抬着棺材向王濬投降,東吳滅亡,晉得江東43郡,312縣,戶口兩百萬人,三國時代結束!
王濬成爲“滅吳第一功”的人,晉武帝司馬炎封其爲輔國大將軍,此後官位節節高升,直至爲撫軍大將軍,成爲西晉軍隊第一人,可謂榮寵至極!王濬志得意滿,瞧不起當初滅吳時拖後腿的其他路將領,並與朝臣多有爭執。此時王濬的親信範通提醒道:“公以爲自比韓信,如何?”這句話點醒了王濬,於是他開始謙虛待人,不恃寵而驕,而且慢慢退出朝政,把心思放在家族產業和玩樂上,避免了兔死狗烹的下場。
公元285年,王濬以80歲的高齡安然離世。五百多年後,唐朝詩人劉禹錫,讚頌王濬的功績,寫下詩作《西塞山懷古》,其中“金陵王氣黯然收”的詩句,成爲此後歷代王朝統一南方最佳的形容詞。
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百家號友趣歷史,給你有料的歷史乾貨。
(本篇爲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