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通過收購股權的確給光明地產增加了不少土儲,但其在增加了土儲時同時承擔了項目或者公司的負債。《華夏時報》記者瞭解到,光明地產的主營業務爲房地產綜合開發經營、冷鏈物流產業鏈,是集房產開發、商業運營、冷鏈物流、物業服務、建築施工及冷鏈產業鏈等爲一體的大型國有綜合集團型公司。

  雖然背靠着有“隱性崇明地王”之稱的光明食品集團,但光明地產(股票代碼:600708)目前的路走得還不算太順。受疫情影響,公司在2020年一季度的虧損達到2億元。但疫情或許不只是全部原因。2019年,公司的營收下滑超過三成,淨利潤下滑超過六成,現金流幾乎爲-48億元。

  另外,光明地產的年度簽約金額雖然不及300億元,但是資產負債率卻處於房企行列中的高位,債務壓力較大。此外,公司還在2019年頻繁採用收購股權的方式增加了大量土儲。而公司看重的另一大業務冷鏈物流則被解讀爲光明食品集團攤薄成本。

  一季度虧損2億元,華東營收腰斬

  “公司基於審慎的市場策略,在2019年末對存貨全面梳理的基礎上,按照預計可變現淨值低於其成本的差額,對存在風險的項目計提存貨跌價準備。”4月30日,光明地產在發佈的一則公告中表示。

  此外,公告顯示,此次的存貨跌價準備,將影響公司2019年度利潤總額2.53億元,影響公司2019年度淨利潤1.90億元,影響公司2019年度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1.54億元。

  隨後,在同一日,光明地產發佈了2019年年度報告和2020年第一季度報告。2019年報顯示,光明地產的全年營業收入爲136.11億元,同比減少了33.59%。早在2017年,公司的營收爲208.11億元。但2018-2019年營收連續下滑,且下滑幅度增加。

  利潤方面,報告顯示,2019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爲4.71億元,同比2018年大幅下滑了63.08%。究其原因,營收和淨利潤的下滑或與華東地區的營收有關。

  《華夏時報》記者瞭解到,光明地產的主營業務爲房地產綜合開發經營、冷鏈物流產業鏈,是集房產開發、商業運營、冷鏈物流、物業服務、建築施工及冷鏈產業鏈等爲一體的大型國有綜合集團型公司。

  此外,公司的住宅地產開發業務的主要產品爲各類商品住宅,並在開發經營的過程中,堅持“深耕上海、深耕長三角、選耕省會中心城市”的指導方針。值得一提的是,光明地產的控股股東爲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而光明地產是光明集團的核心主業之一、主力艦、利潤支撐企業。

  由此可見,華東地區是光明地產業績的支柱。但是公司2019年的財報顯示,2019年度,華東地區的營業收入爲84.11億元,同比減少了52.30%。此外,該地區的毛利率也相比2019年減少了0.16個百分點,下降至31.92%。

  近期,光明地產的股價走勢也較不樂觀。在3月16日,公司的股價曾上漲至3.61元。隨後接連下滑,並在近期維持在2.90元左右。

  2020年一季度,對於光明地產來說,更是“雪上加霜”的一段時期。營業收入爲5.91億元,同比2019年一季度減少了81.38%。與此同時,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爲-2.06億元,同比減少了157.41%。

  現金流爲負,債務壓力較大

  《華夏時報》記者瞭解到,目前,光明地產的現金流並不健康。2019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47.89億元,相比較2018年同期增加了45.17%。但不得不提的是,在2018年,光明地產的現金流爲-87.34億元,同樣是負值。

  2020年一季報顯示,截至一季度報告期末,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12.45億元。另外一點值得關注的是光明地產的負債問題。儘管光明地產銷售額無法位於房企前列,但其超高的資產負債率可以算是處於房企中的“頭部”位置。2019年,光明地產的資產負債率高達82.30%。

  在2019年,光明地產頻繁發放了中期票據以及超短期融資券。例如,在2019年7月份,公司發行了第一期超短期融資券,發行金額爲10億元,發行利率爲3.77%。隨後,在2019年8月份,公司發行了9億元的第二期超短期融資券,發行利率爲3.87%。這種直接融資方式使得光明地產的負債增加。

  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光明地產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爲56.21億元,短期借款爲92.14億元。而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光明地產的貨幣資金爲70.50億元,尚難以補充負債的缺口。究其原因,其或許與項目的週轉速度有關。《華夏時報》記者在梳理後發現,光明地產位於上海的項目多爲保障房項目。而杭州、紹興、寧波、宜興的項目多爲車位、住宅和商業。但整體來看,項目的去化並不樂觀。

  隨後,《華夏時報》記者針對財報中顯示的問題致電光明地產董祕處進行相關諮詢。“房地產項目的週轉時間都不短,我們希望的是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優質的項目上,優化公司的結構。”光明地產的相關負責人說。

  頻繁增加土儲,冷鏈物流業務虧損

  雖然業績情況並不樂觀,但是光明地產近兩年卻是十分捨得拿地。此外,光明地產還在2019年進行了頻繁的股權項目收購,重大的股權投資事項多達13項,且全部涉及房地產土儲。另外,重大的非股權投資事項多達11項,且幾乎也與公司“增加土儲”有關。數據顯示,2019年,光明地產新增土地儲備面積爲192.09萬平方米,同比增加了32.92%。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通過收購股權的確給光明地產增加了不少土儲,但其在增加了土儲時同時承擔了項目或者公司的負債。《華夏時報》記者在梳理後發現,2019年,光明地產增加的土儲基本位於四川成都、武漢、江蘇等地。

  但針對收購股權這一事宜,光明地產的相關負責人解釋道:“有一部分是增資導致股權比例下降的,非同比例增資有可能是在降低股權的。通過這種方式,光明地產因只佔有部分股權,在繳納土地出讓金時也只需要繳納一定比例的,不需要繳納全部。土儲方面,光明地產是屬於掌握節奏的那種類型的公司,認爲不需要拿高價地。”

  另外,光明地產在近年來開始發展冷鏈物流業務。但是,數據顯示,上海申宏冷藏儲運有限公司在2019年度虧損了 803.68萬元,上海海博物流(集團)有限公司則虧損了5040.47萬元。

  “冷鏈物流公司都是有一個培育期的,就算是京東,也是在虧損了一段時間之後纔開始盈利的。公司的股東是光明食品集團,公司的冷鏈物流業務可以對外展開,也可以對內做企業物流,公司也是在攤薄其他企業內部的成本。我們需要爲光明集團貢獻力量,但是不僅僅只爲光明集團輸血,也要給全體股東以回報。”光明地產的相關負責人員說。

  責任編輯:張蓓 主編:張豫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