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關心我國軍事武器發展的,幾乎無人不識太行發動機。與殲10戰機一樣,它也是我們的"爭氣機"。可以說,太行發動機的發展歷程,從很大程度上就代表着中國現代化空戰力量的發展歷程。如今,太行發動機已經修成正果,成功躋身世界前列,成爲國產戰鷹的強勁動力。
太行發動機,也被稱爲渦扇10系列大推力航空發動機。最初的太行發動機,與殲10戰機有着分不開的關係。在上個世紀70年代起,我們開始研發新的現代化戰機,太行發動機最初作爲殲10戰機的配套動力,與殲10一起立項。該系列發動機1978年開始預研,1987年立項,2005年左右定型並開始試裝國產戰鷹,歷時時間大約爲27年。如今,太行發動機離最初預研已經過去了42年,年產量大約500臺,終於修成了正果。
從最初的太行WS-10A發動機,到如今的WS-10B發動機,太行發動機走過了從不成熟到成熟的完整歷程。最初的WS-10A發動機,剛剛開發成功時,連自己人都不敢用,因爲它並不成熟,會在飛行過程中噴零件。所以,爲了保障安全性,先把一臺太行發動機裝備在殲11戰機上使用。因爲這款戰機是雙發設計,哪怕有一臺發動機壞了,也能讓戰機緊急着陸,不至於出現墜毀的情況。但是,其實就算是F22這樣的戰機,最初也出現過發動機噴零件的情況,這並不奇怪。
我們的航空專家和普通工作者們,並沒有因爲最初的太行發動機出現嚴重問題而放棄。因爲他們知道,這條路是非走不可的,真正的核心科技是買不來的。他們先後在新材料,新工藝上攻克了300多項廠、部級關鍵技術。其中,研製出第IV級和VIII級高壓壓氣靜子葉片,在國內首次實現了高溫合金葉片的冷輥軋。研製成功的GH4169合金IV級至VIII級靜子葉片冷輥軋,填補了國內高溫合金葉片冷輥軋技術的空白。
截止到目前,我們的軍工團隊已經全面掌握了風扇轉子單元體,燃燒室聯合單元體,低壓渦輪廠軸等8大部件的新工藝。太行發動機定型試飛的三年,解決了諸如地面喘振,空中異響,試車溫度異常等試飛問題,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隨着WS-10B發動機開始裝備在殲10B戰機上,證明我們的太行發動機已經非常成熟了,因爲單發戰機對發動機的可靠性要求是極高的。因此,這款推力最高可達14.5噸的先進發動機,已經成爲我們的戰鷹必不可少的強勁心臟。據央視早期的報道稱,太行發動機後期的發展型號,第三階段的目標已經定到單發推力24噸,甚至可以超越美軍的F135發動機,非常值得期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