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9天,呕吐、意识不清6天,重症化脓性脑膜脑炎,呼吸衰竭,什么是李斯特菌?什么是李斯特脑炎?家长又该如何预防!这篇文章通通告诉你。

日前,2岁女孩希希(化名)因发热9天,呕吐、意识不清6天,抽搐1次来我院就诊。入院查体,神志不清,颈强直,双侧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呼吸浅慢且不规则,偶有呼吸暂停,四肢肌力、肌张力低,双侧膝腱反射活跃。诊断为脑疝、重症化脓性脑膜脑炎、呼吸衰竭,收治于重症医学一科。期间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免疫球蛋白调节免疫等综合治疗。6天后患儿意识转清,呼吸功能恢复,顺利撤除呼吸机。目前已转出监护室,生命体征平稳,继续对症治疗。

近期我院已收治此类患儿2例,李斯特化脓性脑膜炎会导致患儿意识障碍,必须引起重视。

什么是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为革兰氏阳性兼性厌氧杆菌,食物是主要传染媒介,是最致命的食源性病原体之一,可造成二至三成的感染者死亡。

人主要通过食入软奶酪、未充分加热的鸡肉、未再次加热的热狗、鲜牛奶、巴氏消毒奶、冰激凌、生牛排、羊排、卷心菜色拉、芹菜、西红柿、法式馅饼、冻猪舌等而感染,约占85-90%的病例是由被污染的食品引起的。

单增李斯特菌在4℃冰箱保存的食品中也能生长繁殖,人们在未经高温彻底加热处理的情况下食用,就会出现感染症状,因而李斯特菌病又被称为“冰箱病”。李斯特脑炎的基本认识

李斯特菌(LM)隶属于李斯特菌属,李斯特菌属共有8个种,其中仅LM对人类致病,是人畜共患病。该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水、土壤、人和动物粪便中,健康人群携带率1%~5%,致病多见于新生儿、高龄产妇、免疫功能低下者。

感染者主要表现为脑膜炎和败血症,常伴随EB病毒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健康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传播,也可通过胎盘和产道感染新生儿。

当LM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在细胞内繁殖同时释放致病物质李斯特菌溶素O,可见巨噬细胞系统是该菌的主要侵犯对象。

头孢菌素高度耐药,氨苄西林与高剂量青霉素敏感性很高,机制是青霉素类能抑制LM粘肽的合成。高剂量青霉素或氨苄西林联合氨基糖苷类对本菌有协同作用,败血症病人宜用药2周以上,脑膜脑炎病情相对迁延,疗程需在3周以上,若出现脑脓肿的疗程应超过6周。部分脑脊液始终未能恢复的患儿,需要联合应用SMZ。预后方面有基础疾病存在或全身抽搐和昏迷者,病死率高。儿童常见的主要合并症包括视神经受累,脑积水,脑室管膜炎等。李斯特菌的传播及预防

2016年,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告称,欧美国家出现多起由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死亡率高达30%。实际上,我国食品中李斯特菌广泛存在,生产企业被要求推广冷藏技术,规范操作;而公众应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尤其避免吃加热不彻底的高危食品。在这些高危食品中动物相关食品占多数。一份全球家庭卫生报告显示,浴室密封胶和冰箱位列细菌污染的前两名。冰箱实际上是各种细菌污染的重灾区,主要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李斯特菌、志贺菌、耶尔森菌等。李斯特菌不怕冷,它很喜欢躲在喝了一半的牛奶中或者冰淇淋中,儿童和免疫力低下者很容易中招。

如何预防呢?冷藏食品尤其要注意保质期、包装是否有破损。个人卫生非常重要,进食前后、如厕后都需要彻底洗手。平时做饭,需要生熟食品分开,保证食物彻底加热。不要喝未经杀菌处理的乳制品。最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冰箱是细菌的温床。调查发现,近2/3的冰箱存在李斯特菌,因此,要定期清理,消毒,存放在冰箱中的剩饭剩菜、熟肉制品要充分加热后再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