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9天,嘔吐、意識不清6天,重症化膿性腦膜腦炎,呼吸衰竭,什麼是李斯特菌?什麼是李斯特腦炎?家長又該如何預防!這篇文章通通告訴你。

日前,2歲女孩希希(化名)因發熱9天,嘔吐、意識不清6天,抽搐1次來我院就診。入院查體,神志不清,頸強直,雙側瞳孔對光反射消失,呼吸淺慢且不規則,偶有呼吸暫停,四肢肌力、肌張力低,雙側膝腱反射活躍。診斷爲腦疝、重症化膿性腦膜腦炎、呼吸衰竭,收治於重症醫學一科。期間給予呼吸機輔助呼吸,免疫球蛋白調節免疫等綜合治療。6天后患兒意識轉清,呼吸功能恢復,順利撤除呼吸機。目前已轉出監護室,生命體徵平穩,繼續對症治療。

近期我院已收治此類患兒2例,李斯特化膿性腦膜炎會導致患兒意識障礙,必須引起重視。

什麼是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爲革蘭氏陽性兼性厭氧桿菌,食物是主要傳染媒介,是最致命的食源性病原體之一,可造成二至三成的感染者死亡。

人主要通過食入軟奶酪、未充分加熱的雞肉、未再次加熱的熱狗、鮮牛奶、巴氏消毒奶、冰激凌、生牛排、羊排、捲心菜色拉、芹菜、西紅柿、法式餡餅、凍豬舌等而感染,約佔85-90%的病例是由被污染的食品引起的。

單增李斯特菌在4℃冰箱保存的食品中也能生長繁殖,人們在未經高溫徹底加熱處理的情況下食用,就會出現感染症狀,因而李斯特菌病又被稱爲“冰箱病”。李斯特腦炎的基本認識

李斯特菌(LM)隸屬於李斯特菌屬,李斯特菌屬共有8個種,其中僅LM對人類致病,是人畜共患病。該菌廣泛分佈於自然界,水、土壤、人和動物糞便中,健康人羣攜帶率1%~5%,致病多見於新生兒、高齡產婦、免疫功能低下者。

感染者主要表現爲腦膜炎和敗血症,常伴隨EB病毒引起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健康帶菌者是主要傳染源,傳播途徑主要爲糞口傳播,也可通過胎盤和產道感染新生兒。

當LM被巨噬細胞吞噬後在細胞內繁殖同時釋放致病物質李斯特菌溶素O,可見巨噬細胞系統是該菌的主要侵犯對象。

頭孢菌素高度耐藥,氨苄西林與高劑量青黴素敏感性很高,機制是青黴素類能抑制LM粘肽的合成。高劑量青黴素或氨苄西林聯合氨基糖苷類對本菌有協同作用,敗血症病人宜用藥2周以上,腦膜腦炎病情相對遷延,療程需在3周以上,若出現腦膿腫的療程應超過6周。部分腦脊液始終未能恢復的患兒,需要聯合應用SMZ。預後方面有基礎疾病存在或全身抽搐和昏迷者,病死率高。兒童常見的主要合併症包括視神經受累,腦積水,腦室管膜炎等。李斯特菌的傳播及預防

2016年,我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佈通告稱,歐美國家出現多起由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LM)引發的食物中毒事件,死亡率高達30%。實際上,我國食品中李斯特菌廣泛存在,生產企業被要求推廣冷藏技術,規範操作;而公衆應該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尤其避免喫加熱不徹底的高危食品。在這些高危食品中動物相關食品佔多數。一份全球家庭衛生報告顯示,浴室密封膠和冰箱位列細菌污染的前兩名。冰箱實際上是各種細菌污染的重災區,主要有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李斯特菌、志賀菌、耶爾森菌等。李斯特菌不怕冷,它很喜歡躲在喝了一半的牛奶中或者冰淇淋中,兒童和免疫力低下者很容易中招。

如何預防呢?冷藏食品尤其要注意保質期、包裝是否有破損。個人衛生非常重要,進食前後、如廁後都需要徹底洗手。平時做飯,需要生熟食品分開,保證食物徹底加熱。不要喝未經殺菌處理的乳製品。最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冰箱是細菌的溫牀。調查發現,近2/3的冰箱存在李斯特菌,因此,要定期清理,消毒,存放在冰箱中的剩飯剩菜、熟肉製品要充分加熱後再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