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女士今年52歲,溫州樂清人,半年前逐漸出現視物模糊,當時沒有在意,覺得年紀大了、眼睛花了是正常,但是張女士的女兒不放心,一定要帶着媽媽到醫院檢查。這一檢查還真檢查出“大問題” ——腦袋裏長了顆腫瘤,經確診爲鞍結節腦膜瘤。而且這顆腫瘤非常“刁鑽”,腫瘤向上擠壓視神經交叉,向左包繞頸內動脈。突如其來的消息讓家人措手不及。

溫州、上海、杭州……輾轉多家醫院,醫生檢查完都覺得棘手,醫生向他們交代的手術風險彷彿是一個個砝碼,讓本來就沉重的心理負擔越來越沉重。

鞍結節腦膜瘤,也許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是陌生的。但對於醫生來說,腫瘤位於手術禁區,周圍都是極爲重要的神經血管。如果要去切除這個位置的腫瘤,就需要衡量手術的風險。因爲稍有不慎,觸碰到周圍的“地雷”,輕則眼睛無法睜開,瞳孔散大,完全失明;重則偏癱,內分泌紊亂,長期昏迷,甚至死亡。這個部位進行手術,業內俗稱手術禁區的“舞蹈”。況且該病人的腫瘤上擠壓視神經,左側包繞頸內動脈,如何處理鞍結節腦膜瘤,大家都有點投鼠忌器。

抱着試試看的心情,母女倆來到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

俞文華主任醫師團隊醫師根據患者病情,立即進行了全科討論。決定針對患者疾病特點,採用一種全新的手術方式——神經內鏡下經鼻蝶竇手術治療鞍結節腦膜瘤。在通力合作下,手術順利,術後患者並沒有留置常規手術防止腦脊液鼻漏所需的腰大池引流管。住院一週後患者出院,無任何併發症,視力正在逐步恢復。

據參與手術的神經外科江力副主任醫師介紹說,這種手術入路的優勢主要在最小損傷腦組織,相比開顱對周圍無明顯的牽拉作用,並且可腫直接處理腫瘤基底部,徹底清除被腫瘤侵犯的骨質和硬膜,做到Simpson I級切除即完全切除。形象一點說,就是可以將腫瘤連根拔起,永除後患。而且該術式完全沒有可視的切口,創傷小,恢復較快。

鞍結節腦膜瘤神經內鏡經鼻蝶入路手術中可按常規神經內鏡經鼻蝶垂體瘤切除術的經典手術步驟進行,切除程度以暴露雙側頸內動脈,視交叉,垂體柄,垂體上動脈,前交通動脈及後交通動脈爲標準。

神經內鏡經鼻蝶入路治療鞍上腫瘤是目前研究的熱點,也是本區域手術的難點,其技術關鍵在於磨除蝶骨平臺、鞍結節、暴露鞍上區及視交叉池以及切除腫瘤後顱底腦脊液漏的修補。神經內鏡在這方面提供了良好的角度,清晰的手術視野,可以直視下觀察腫瘤的邊界,形態,避免損傷視交叉及頸內動脈,但由於操作空間較小,需要術者對鞍區及鞍上解剖極爲熟悉,對內鏡技術有較高的掌握,目前該術式僅在全國少數幾個神經外科中心開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