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到這大家可能會不解,以白崇禧“小諸葛”的聰明,再加上他對蔣介石的瞭解,他難道不知道跟着蔣去臺灣會凶多吉少嗎。結果白崇禧選擇了最難走的一條路,跟着蔣介石撤往臺灣。

1949年國共之戰勝敗已定,逃亡海南的白崇禧對自己的命運感到躊躇。到底是避居香港,還是飛去美國,還是撤往臺灣?結果白崇禧選擇了最難走的一條路,跟着蔣介石撤往臺灣。可以說,一生精明的“小諸葛”選了一條不歸路。

爲什麼白崇禧逃往臺灣是走了一條不歸路呢?原因就在於白崇禧和蔣介石的矛盾上。原來蔣介石一直對桂系在大陸逼他下野耿耿於懷。而且白崇禧在淮海戰役的關鍵時刻不僅不聽從蔣介石的調遣,還擁兵自重,袖手旁觀地看着蔣介石的嫡系部隊全部打光。大家想想,蔣介石本身就是一個睚眥必報的人,白崇禧去往臺灣不是羊入虎口、自尋死路嗎?
看到這大家可能會不解,以白崇禧“小諸葛”的聰明,再加上他對蔣介石的瞭解,他難道不知道跟着蔣去臺灣會凶多吉少嗎?說實話,他也知道。據白崇禧的兒子白先勇回憶說,白崇禧晚年曾對他說自己到臺灣來是爲了“給歷史一個交代”。
就是爲了一個“歷史交代”,一代名將失去了兵權,也失去了戰場,最重要的還失去了人身自由。不但幾近軟禁,連生存有時候都無法自主。

1953年冬至剛過,臺灣東部花蓮山區看似晴朗如昔,卻埋藏着重重殺機。下午三點多,寂靜的山區傳來了高分貝的聲響,一輛臺車墜入山谷,前往山區打獵的白崇禧在千鈞一髮之際被副官推出車外,六十歲的他在雜草中慢慢爬起,看着谷底模糊的血肉以及鐵軌上鬆脫的螺絲釘,白崇禧似乎明白了什麼。
白崇禧在花蓮逃過一劫後,特務打算採取更直接的手段,但是礙於國際視聽,終究不敢過於明目張膽。根據最近幾年披露出的檔案,當時國民黨的特務部門打算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暗殺掉白崇禧,但是被時任國民黨行政院長的陳誠喝止住了……或許白崇禧做夢也沒想到,自己的命居然已經在別人的點頭和搖頭之間,只消扳機輕輕一扣……
坦白講,白崇禧到臺灣後其實只是一個“光桿司令”了。對蔣介石構不成實質性的威脅,但是蔣介石一直將大陸的慘敗歸咎於桂系的“逼宮”,所以對白崇禧是百般刁難。當然,由於國民黨兵敗後,桂系的另一實權人物李宗仁一直留美不歸,所以蔣介石也想利用白崇禧制衡李宗仁。但是當1965年李宗仁迴歸祖國後,白崇禧的利用價值也就沒有了。

果然,在1966年12月2號的一天,白崇禧莫名其妙地死在裏自家的寓所內,死因至今撲朔迷離……

看完之後,不要忘記關注小編,隨時查看小編動態,如果有什麼意見或者建議可直接在評論區留言,小編一定會及時糾正,謝謝大家的支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