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這種種跡象表明,你現在培養的是一個自卑的孩子!

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爲,嬰兒小而無助,完全依賴成年人,他們意識到父母更強大的力量,以及試圖挑戰這種力量的絕望。

所以自卑感從孩子一出生就伴隨着他們。

自卑是孩子一種不健康的心理,是人格缺陷。

一旦有了自卑心理,孩子通常鬱鬱寡歡,不敢與人打交道,常常一個人躲在角落裏,孤獨憂鬱。

自卑的孩子往往伴隨着對自己的負面評價,認爲自己不如別人,面對機會不敢爭取,覺得自己配不上美好的人和事物。

孩子自卑心理的行成,跟父母的教育方式息息相關。

孩子的自卑心理首先來自家庭,這種幾跡象,表明正在養育一個自卑的孩子。

孩子總是過分敏感,害怕嘈雜擁擠的環境,對別人的無意之舉感到失落,過於活潑多動,注意力無法集中。我們要幫孩子構建自己的價值觀體系,當他們的判斷力變得更強時,也就不再那麼在意別人的判斷了。

總拿別人的長處和自己作比較,不得不說比較是常態,自卑的孩子經常把關注點全都放在別人的長處上,用別人的優勢來跟自己比較,那自然就會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夠優秀,從而更加自卑,這就好像是掉入進一個惡性循環裏。

追求完美,在我們以往的人生觀點中,強者精益求精追求完美,這次心理學家發現自卑的孩子也會追求完美,而完美的目標往往達不到,從而更加自卑,因爲他們渴望別人的關注,在意別人的評價。而追求完美又會讓孩子落入一個死循環中去。

順從行爲,不敢與人發生眼神交流,安靜膽怯地說話,做事沒底氣,心理學中有一個被稱爲“社會等級理論”的概念,它認爲你的內在行爲和感受通常取決於你對自己社會地位或地位的看法。因此,如果你的孩子覺得他不如別人好,被鄙視並且地位低下,那麼他就會開始表現出順從。

當一個孩子犯錯時,他的父母用打罵來教育他。有些家長認爲,如果孩子不打架,就不能成爲工具,孝順的兒子就會被棍子打出來。所以,只要孩子犯了錯,父母不打孩子就會罵他。結果是什麼?知乎網民蕭翼講述了自己的故事。她很漂亮,很富有,但她自卑。她不敢接近她喜歡的人,很多人喜歡她,她不敢碰。然而,她對自己的性格極爲反感,被迫假裝傲慢。現在其他人甚至嘲笑她。明裏暗裏諷刺了她。她更加自卑,而且非常自閉。

經常被父母打罵的孩子,會對父母變得疏遠,因爲打怕了,都對父母惟命是從,久而久之,會讓孩子變得自卑,懦弱。經常被父母打罵的孩子,會對父母變得疏遠,因爲打怕了,都對父母惟命是從,久而久之,會讓孩子變得自卑,懦弱。

除以上列出的幾點外,如果你的孩子經常有如下幾種表現,也說明他的性格有自卑傾向:

孩子經常拖延完成一項任務的時間

對社交媒體產生恐懼心理,總覺得別人比自己過的好

喜歡評論他人、不信任他人,喜歡挑毛病

試圖掩飾自己的缺點,不願讓別人看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