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新语,欢迎关注,谢绝抄袭。

今天是小学开学的第二天,一楼走廊的一年级某班教室又传来哇哇的哭声。班主任李老师急忙走进教室,领出了一个捂着脸哭的男孩。

在办公室坐下后,李老师问:你为什么哭啊?现在小朋友们在上课,你这样就学不到知识,还影响其他同学。那男孩不说话,只是抽泣着抹眼泪,过了一会儿,嘴里嘟囔着:我想回家,我要妈妈。

这种现象,所有教过一年级的老师都不陌生。每届新生入学,都会出现这么几个恋家不想上学的孩子。而往往这几个一哭一闹,就会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他们的适应期也在一周甚至一个月之后。这期间还需要家长和老师耐心的引导,做各种思想工作。

其实幼小衔接的孩子家长, 应该做足入学前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孩子心甘情愿,顺顺利利地迈入小学阶段。这里提供一位优秀家长的做法,给大家一个借鉴。

一、注重孩子自主自立的意识培养和自理习惯的养成

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习惯。家长从小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吃饭、穿衣、收拾东西等。出去旅行或购物,让孩子养成背包的习惯,这些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孩子摆脱对家庭的依赖,形成独立意识。当孩子主动做了一件事情,并且是好事情的时候,你要大力支持和表扬,如帮父母扫地,洗衣服等。让孩子每天都重复做,做久了就成为好习惯了。

二、让孩子学会敞开心扉,有效表达。

父母应给孩子创设一种尊重关爱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心里怎么想的一定用嘴说出来。对不喜欢的事要学会拒绝,学会说不。亲子间交流坦诚以待,比如妈妈经常会跟孩子交流:在幼儿园里有哪些开心的事?和小伙伴交往得怎么样?让孩子无所保留地敞开心扉。这样父母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引导孩子勇敢乐观地面对周围的环境。

入学前,妈妈和孩子交流对上小学的想法。发现孩子有些胆怯顾虑时,妈妈就牵着孩子的手,多次来到校门口转悠观望,对孩子说:你的新学校真漂亮啊,听说老师的教学水平很高,真希望看到你早点背上书包上学呀!无形中,父母对新学校的向往化为了孩子对新学校的喜欢,打消了孩子对陌生环境的顾虑。

三、鼓励创设开放包容的交际环境,培养孩子和小伙伴之间的互动友谊。

父母要多带孩子参加朋友间的聚会交往,给孩子创造和小伙伴互动交往的机会,让孩子分享自己的玩具、零食,学会和小伙伴一起合作进行游戏活动等。幼儿园放学或者假期约几个好朋友,互相到家里做客,遇到矛盾摩擦,引导孩子学会体谅和宽容。同龄人的交往会增强孩子共同入学的愿望和信心。

四、父母与孩子互为榜样,共同进步。

要找到孩子的闪光点和特长,家长就要拿出虚拟学习的诚意,让孩子在家长的鼓励下发扬自己的优势,也要继承家长的优良品质。家庭成员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孩子会变得自信、开朗、积极。进入学校后,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喜怒哀乐,消除不良情绪,及时与老师沟通,关注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态度,耐心细致地陪伴孩子度过过渡期和适应期。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家庭教育就是种子扎根和赖以生存的土壤。希望家长把培养教育孩子当作自己一辈子的职业,耐得住寂寞,藏得住脸面,以一方沃土育参天大树。(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