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汽董事長徐和誼:建議政府主導創建動力電池產業引導基金

全國政協委員,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在今年“兩會”上帶來兩份提案,分別是《以汽車爲新型基礎設施推動智慧城市建設》和《以產融結合新模式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行穩致遠》。

以汽車爲新型基礎設施推動智慧城市建設

鑑於城市治理的迫切需求與汽車產業的全新發展,有必要融合汽車、人工智能與城市發展,把汽車產業打造成現代智慧城市的新型基礎設施,成爲智能城市的AI細胞。

汽車在智慧城市建設中有新功能,是智慧交通網的終端平臺。汽車將以智能化和網聯化爲重點建設方向,全面進入智慧交通終端平臺階段,成爲連接人與交通以及其他城市設施的新型智能終端,爲全面服務智慧城市奠定基礎;電力互聯網的儲能平臺。新能源汽車將成爲智慧電力互聯網中重要的儲能節點與全新基礎設施;智慧生活的連接平臺。車+新零售、車+金融、車+家庭管家、車+旅遊、車+社交、車+公共服務等新興模式將爲新商業模式爆發及城市管理帶來全新內容;

動態物理空間的賦能平臺。車輛的可應用場景將遠遠超過當前乘用車/商用車的範疇,進入爲任意物理空間位移提供智能解決方案的階段。由此構建高柔性、可複用的城市生活空間。

因此,徐和誼建議:

一、革新汽車產業頂層設計思路,加大對新型汽車產業的支持。在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城市治理等多個層面,充分引入智能電動車這一全新參與方,支持大型汽車企業多角度參與城市建設與城市治理

二、聯合高科技企業、汽車企業共同建設城市大腦。對於機場、碼頭、火車站及其他城市空間,允許有條件的車企協同其他單位進行智慧城市場景開發。以分散在整個城市的多傳感器智能汽車爲神經網絡,形成“城市大腦”的大數據基礎。

三、引導的同時監管智能共享汽車發展。一方面,加大城市資源對共享汽車的支持。另一方面,扶持安全等級高、技術能力領先的國有企業,以政府嚴監管的方式投資運營智慧共享出行平臺。

四、引導跨產業合作,規範跨產業數據應用。引導房地產開發商、物業公司、各類活動舉辦方與車企合作,以車代建,推動城市物理空間利用柔性化。引導推動市政平臺以及城市消費、服務應商與汽車產業,以5G-V2X爲起點跨界數據互通,打造萬物互聯型智慧城市。加快形成跨領域大數據互通應用相關標準,大力推動數據隱私保護等

相關法規出臺。

以產融結合新模式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行穩致遠

2019年以來,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行業深度調整、補貼政策退坡等多重因素影響,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壓力,2019年全年產銷量出現了近十年來的首次同比下降。今年一季度,在疫情衝擊的疊加影響下,新能源汽車產業出現了產銷下降的嚴峻態勢,包括動力電池、零部件、整車企業在內的整個產業鏈持續承壓。

當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突出問題有,傳統補貼模式退坡造成產業驅動斷檔,亟待創新引導方式;購置成本高、使用不便仍制約市場成熟,亟待創新培育方式;動力電池與整車全生命週期成本和價值不同步,亟待創新產業模式。

因此徐和誼建議,一、政府主導創建動力電池產業引導基金,對全產業鏈進行創新金融支持,統籌和放大動力電池全生命週期價值。

1、建議成立由政府引導資金爲主、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資本爲輔的專項電池產業引導基金,探索構建“電池與整車資產分離模式”下的產業運營模式,即電池與整車並未物理分離,可面向傳統充電模式和換電模式。

2、建議引導基金採取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創新模式持有管理電池資產,並將中央和地方政府現有補貼資金共同納入引導基金。

3、建議由引導基金爲主,創建動力電池資產管理運營平臺(圍繞網約車等特定場景業務進行率先試點),負責全生命週期電池資產產權管理和價值運營業務,包括車端使用、梯次利用和回收再循環;

4、建議引導基金與電網、化工等領域國有資本共同創建平臺公司,佈局梯次利用、回收再循環產業。

二、建議加快綠色金融一攬子工具在動力電池產業鏈的創新應用,以產融創新結合爲產業鏈賦能。建議探索綠色債券、租賃、信貸等金融工具在動力產業鏈的創新應用,包括以充電費、儲能收益及租賃費等穩定現金流實施資產證券化,在動力電池不同應用場景試行融資租賃模式,加大綠色信貸在充電設施新基建中的推廣力度等。

三、建議加大汽車金融在消費、使用、服務等環節的推廣力度,進一步釋放消費需求。包括爲消費者提供長週期、低利率貸款服務,通過建立產品全生命週期追蹤和評估體系促進新能源汽車融資租賃、二手車交易市場發展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