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廣當場怒了。因此在最後對匈奴的大作戰中,暗暗要求衛青調走李廣,不讓他有面對單于的機會,以免因爲虛無縹緲的運氣原因導致這場大會戰達不成徹底消滅單于的目的。

有功無賞,在我國曆史上經常出現這樣的事情。然而有功的人,最後卻淪落到悲憤自殺的地步。史書上也難找到幾個。

最出名的就是漢代飛將軍——李廣。

李廣有多出名呢?《水滸傳》裏的以射箭著稱的花榮,人稱“小李廣”。

李廣墓

花榮的箭法,《水滸傳》裏都描述得神乎其神了,那真實的李廣呢?

《史記-李將軍列傳》記載: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爲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因復更射之,終不能復入石矣。廣所居郡聞有虎,嘗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騰傷廣,廣亦竟射殺之。

翻譯過來就是:李廣外出打獵,看見草叢中的一塊大石頭,以爲是老虎就一箭射去,射中石頭箭頭沒入其中,近看才發現是石頭。於是李廣又重複射石頭,但是最終也沒能再將箭射進石頭裏。李廣以前住過的郡裏曾經有老虎,他曾經親自去射。李廣在右北平時也射過老虎,老虎跳起來傷了他,李廣最終也射殺了老虎。

這不是箭法準不準的問題了,這都可以成爲唯心主義的歷史證明了。

李廣的勇武不止表現在箭法上,還表現在他的作戰上。

第一次登上戰場,就用高超的箭法,殺了不少匈奴。被提升爲中郎將。景帝七國之亂的時候,又在戰場之中奪下了叛軍的帥旗。大家都知道古代軍隊基本上都是靠帥旗指揮的。帥旗到了基本上默認將帥被俘虜,指揮部被敵人一鍋端了。軍隊自然潰敗。所以李廣的功勞極大。

李廣還是個膽大心細、智謀過人的將領。

在一次漢朝和匈奴的戰爭中。皇帝派一個宦官到李廣手下鍛鍊。這個宦官有一天帶着幾十個騎兵去偵探敵情。結果遇到了匈奴的三個神射手。類似於後來蒙古的射鵰手那種。三個人把幾十個騎兵殺個精光。就宦官一個人狼狽的逃了回來。李廣當場怒了。帶幾百人去找場子。找到那三個神射手後,親手射死兩個。俘虜了最後一個。

當然這僅僅不是射手之間的傳奇對決,還是包圍與反包圍的戰鬥。李廣剛俘虜了敵人。就看見遠處密密麻麻,至少幾千人的匈奴軍出現了。兩邊都沒有思想準備的見面,就導致了兩方都大喫一驚。匈奴以爲李廣這幾百人是漢軍的先頭部隊,後面還會有增援。便衝上了兩邊山坡準備駐守。李廣的騎兵也嚇得要命。這個時候李廣冷靜地阻攔了轉頭就要跑的士兵們。一起做出了還有後續部隊的樣子,迎着匈奴前進。到了不到兩裏地的地方纔停下。匈奴擔心出擊被這幾百人纏住,等後續部隊上來就全軍覆沒了。所以一直沒敢出擊。等到晚上趁着夜色。李廣帶着部隊悄然回大營了。

李廣的威名,當時的時代就傳遍了漢朝和匈奴。

李廣駐守右北平的時候,匈奴聽說後,稱他爲“漢朝的飛將軍”,躲避他好幾年,不敢入侵右北平。

現在的“飛將軍李廣”就是匈奴傳下來的。

然而這樣的名將,卻得不到應有的待遇。一生所望唯有封侯,然而到死都還是個將軍。而且,還是悲憤自殺。

原因在於,他勝仗多,敗仗也多。勝仗獲得的功勞,一場敗仗又失去了。

公元前128年左右,李廣從雁門出擊,結果兵少被匈奴擊潰了,自己被俘虜。李廣半路奪馬逃了回來。但是被俘虜這一點在漢朝是一個極大的罪名。他的士兵又基本都死光了。所以判決他死刑。得益於當時可以花錢贖罪。李廣花光了所有的錢才免掉了死刑。然而官位什麼的都沒了。被貶爲平民。

張騫大家都知道,絲綢之路的開創者,被封爲博望侯。有一年李廣和張騫一起出關進攻匈奴,李廣帶四千人、張騫帶一萬人,約定好分兩路走。半路上李廣被匈奴單于帶四萬人馬包圍了。李廣以一當十,堅守了一天一夜直到張騫到來。這時候李廣近乎全軍覆沒,雖然殺了更多的匈奴卻只能功過相抵。

從漢文帝到漢武帝,經歷了三代的皇帝。李廣也成了三朝元老的老人了。他渴求封侯卻一直因爲這樣那樣的原因沒有封上的事情就連皇帝都知道了,並認爲他命運坎坷。因此在最後對匈奴的大作戰中,暗暗要求衛青調走李廣,不讓他有面對單于的機會,以免因爲虛無縹緲的運氣原因導致這場大會戰達不成徹底消滅單于的目的。衛青的好友公孫敖剛剛丟了侯爵爵位,也渴求立功的機會。衛青因此把身爲前將軍的李廣調到最繞遠東路去了。把立功的機會留給公孫敖。

李廣眼看最後一次封侯的機會就要遠去,憤怒的堅決不幹。衛青鐵了心要讓李廣打醬油,直接發文到李廣的幕僚那裏去了。李廣只得和東路趙食匯合,嚮導也沒帶,也沒和中軍打招呼就出發了。

茫茫草原上沒有嚮導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東路軍因此迷路了,沒有按時到達作戰地點。衛青作戰未竟全功,讓單于逃脫了。回來的路上才遇到迷路中的東路軍。戰後總結上,衛青要求李廣給皇帝解釋未按時到達的緣故,李廣不答。衛青就命令李廣的作戰指揮部人員一起去總指揮部解釋。李廣對他的部下說:“我從少年起與匈奴作戰七十多次,如今有幸隨大將軍出征同單于軍隊交戰,可是大將軍又調我的部隊走迂迴繞遠的路,偏偏迷路,難道不是天意嗎?況且我已六十多歲,畢竟不能再受那些刀筆吏的污辱。”然後拔劍自殺。

一代名將就此落幕。

縱觀李廣一生,難以封侯的原因,除了漢朝的不論你立多大的功,手下損失慘重,功勞被抵消的制度,和被俘虜是大罪的制度以外。還和李廣的運氣有着很大的聯繫。每次李廣將要封侯的前夕,都會遇到被數倍於己的敵人包圍乃至全軍覆沒的情況,導致功勞全丟。星象家王朔曾經跟李廣說過李廣殺俘是他不能封侯的原因。也許真的是李廣殺俘影響了李廣的氣運,導致他經常被人包圍。最後更是眼睜睜的看着機會被上級搶走,而自己卻因此獲罪。最後只得悲憤自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