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860年,清廷为了打击太平军,任命华尔在上海组建洋枪队,白齐文一看,参与战斗的机会又来了,于是他便自告奋勇地加入其中,凭借丰富的战斗经验成为了仅次于华尔的副领队。华尔一死,常胜军最高指挥官的头衔,自然落到了白齐文头上,白齐文走马上任之后,接连攻占嘉定、青浦白鹤港、三江口等地,给予了太平军强有力的打击。

清朝末期,李鸿章代表清廷签署了不少丧权辱国的条约,将大好河山拱手送人,惹怒了不少爱国人士。一般来说,后人骂清廷的时候,也会把李鸿章一并带上,毕竟他是“求和派”的典型代表,如果当初不是他惧怕外国人,答应对方的各项要求,后来也不会那么被动。然而,李鸿章远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虽说他在谈判桌上稍显劣势,但他杀起洋人来却毫不手软。


白齐文,1836年出生于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州,父亲是法国的军官,克里米亚战争爆发时,白齐文也跟在父亲的身边上了战场,可以说,危机四伏的战场便是白齐文的兴趣所在。得胜归来后,白齐文不甘寂寞,再次踏上了冒险的征途,他先游历了美国西部,又动身前往澳洲、印度等地,最后,他才兴致勃勃地来到了中国上海。


彼时的上海已经有一半沦为了英、法等西方国家的租界,对白齐文来说,上海既可以给他带来家乡的熟悉感,也能让他感受到神秘东方文化的冲击,他在上海的这段经历,注定不会平凡。1860年,清廷为了打击太平军,任命华尔在上海组建洋枪队,白齐文一看,参与战斗的机会又来了,于是他便自告奋勇地加入其中,凭借丰富的战斗经验成为了仅次于华尔的副领队。


然而,洋枪队却是个绣花枕头,虽然装备看起来还是蛮先进的,但作战人员却不多,而且士兵良莠不齐,不服从纪律管教,经常惹是生非。因此,洋枪队在与太平军的交战中,往往是输多胜少。后来,洋枪队经过改组和扩军,吸收了不少中国士兵,并在1862年改名为常胜军,华尔仍是这支队伍的最高指挥官。


1862年2月,白齐文联合英法军队攻下了高桥镇,但他本人却在战斗中负了伤,被留在大后方修养,不过,白齐文却因这次负伤逃得了一条性命。1862年9月,华尔在慈溪之战中被太平军击毙,常胜军也一溃千里。华尔一死,常胜军最高指挥官的头衔,自然落到了白齐文头上,白齐文走马上任之后,接连攻占嘉定、青浦白鹤港、三江口等地,给予了太平军强有力的打击。


意外的是,白齐文却居功自傲,不但殴打清朝官员,还扬言在中国没人敢动他,他想怎样就怎样。这一举动,引发了李鸿章的不满,李鸿章一怒之下撤了他的职,并拒绝了英、美公使“官复原职”的提议,永不录用狂妄自大的白齐文。1863年8月,白齐文带着十几个部下抢走了常胜军的轮船,投靠了太平天国的谭绍光,站到了清廷的对立面上。


不过,白齐文却未能在太平天国一展所长,很快就被常胜军击败了。同年10月向戈登投降之后,被美国领事带走了。可是在1865年初,打算继续“冒险”的白齐文又回到了中国,结果早已探知消息的李鸿章在厦门就给他抓获了,为了解决掉这个祸害,李鸿章明面上将他押送苏州,半路上却将他淹死在浙江兰溪。后来,李鸿章对外宣称白齐文路上出了意外,再加上他的遗体难以辨认,美国也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李鸿章略施小计,便除掉了潜在对手白齐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