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过检索现有户口档案中和公安网上信息,刘洋发现根本找不到刘大爷的任何信息,老人与亲属失去联系,当时的住处早已拆迁,补录工作困难重重。但民警刘洋并不气馁,他立即联系县局户政科,说明相关情况,并在科长徐巧丽的指导下来到县局档案中心,与档案员和户籍员们仔细查找纸质户籍档案,在80年代的户口底册中翻出了刘大爷的相关资料。

户口本和身份证是居民生活中最常用的证件,而这普通的证件却是过去二十年林甸县居民刘大爷梦寐以求的东西。

2020年4月14日,林甸县公安局社区警务三队接到县民政局工作人员电话,有一名流浪老人居住在某银行自助提款机房内有些神志不清,希望民警帮助查看老人情况。

民警刘洋立即带领两名辅警赶往现场,发现一名老人蜷缩在提款机房内的地上,见老人又冷又饿,大家便老人其带回社区警务室,为其买来食品,并询问老人的家人信息。老人由于自卑不愿意开口,与人沟通十分吃力,民警们再三安慰和询问,老人终于开口,将自己的遭遇告诉了民警刘洋。

原来他曾于1995入狱服刑,在1999年刑满释放后将释放证明丢失。刚出狱的他认为“自己给政府找过麻烦,不能再麻烦政府”,便没有及时将情况告诉公安机关,迟迟拖着没有恢复户口。20多年来他四处打零工维持生计,近几年随着社会管控严格,没有身份证的刘大爷再也找不到工作,只能靠流浪为生。

听了刘大爷的遭遇,刘洋心里一阵酸楚,他决定帮助老人补录户口信息。经过检索现有户口档案中和公安网上信息,刘洋发现根本找不到刘大爷的任何信息,老人与亲属失去联系,当时的住处早已拆迁,补录工作困难重重。

但民警刘洋并不气馁,他立即联系县局户政科,说明相关情况,并在科长徐巧丽的指导下来到县局档案中心,与档案员和户籍员们仔细查找纸质户籍档案,在80年代的户口底册中翻出了刘大爷的相关资料。他继续走访调查,搜集证据证明,经过一周的努力,终于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找到了刘大爷多年前的老邻居为其证实身份。刘洋趁热打铁,快速采集笔录、开具证明,为刘大爷补齐了恢复户口的证明材料。

5月19日,刘洋带着刘大爷来到林甸县公安局户籍大厅,户籍科长徐巧丽热心地为刘大爷开通了户籍业务绿色通道,优先为刘大爷拍摄照片并提交了户口补录手续。在民警们的共同与努力下,漂泊半辈子的老人终于实现了愿望,能有自己的户口本和身份证了。

刘大爷激动地说:“感谢刘警官!我外流浪二十多年,现在终于有户口了,可以申请医疗保险和低保了,以后生活有了保障,再也不用流浪了。”

相关文章